2020年以後,台灣整個貨幣政策面有了很大的轉變
我先說結論,通膨是台灣年金老鼠會唯一的出路
這也是為什麼目前政府對於通膨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只要通膨拉的夠高,其實目前所有的年金破產問題都會鈍化
然後再靠通膨去拉升薪資通膨 (可能會集中在特定產業而已XD)
至於沒吃到薪資通膨的從業人員,剛好去保蛋白以外的房地產
同時還可以讓財政政策大撒幣、去興建更多公共建設進一步加速通膨和資金水位
過去數十年來,台灣一直走著壓抑內需通膨路線
讓人民內需實質購買力保持在一定狀態,至於舶來品或國外商品購買力就沒差
把氾濫的資金水位自然流入到房地產,但只要薪資通膨壓抑下居住方面可靠租屋補足
但這一輪疫情下的QE過後,碰到這七年來崩跌的出生率
目前台灣退休三大年金: 勞保、勞退、國民年金只有勞退不會破產
剩下勞保和國民年金都是肉眼可見的財務崩盤
這部分影響太多人影響太大,總不能無限制的降低六七年級以後的所得替代率
那就讓年金實質購買力下降
也就是未來領30000/月看起來很多,但20年後可能就是基層員工的1/3薪資
也因此只要通膨成長速度越快,年金續命的能力就越強
當然這也是建立在未來年金給付的實質購買力
所以我覺得台灣未來無論誰上台,都不會刻意去抑制通膨了
這是不去改所得替代率唯一的年金解法
結論就是: 大幅升息可能要夢裡才有了
我唯一不解的是,既然要走這個方向,為什麼不把勞退開放類似401k的自選組合
你不選就安排一個最穩的預設組合,至於想要去研究的就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