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畢竟每個人適合的投資方式不同,也沒有一個投
資方式可以適合所有人,所以,找到最適合你的投資方式比較重要。
我個人是傾向長期投資股市,目前在股市曝險金額,包含個股、基金、ETF、美
股等等約有八位數的規模,投資20多年累計已實現與未實現盈餘也達到千萬,房
地產只持有個人自住的房子,所以我適合的是股票長期投資。
同樣是股票投資,我有一位姻親大概就不適合相同的方式,他資金部位小,不太
可能走我這種「本多終勝」的方式,賺太少了,而是有一套短進短出的技巧來賺
零用錢。
我個人約在2018年購入自用住宅,屬於剛性需求,地點屬於文教區,已經開發成
熟,生活機能穩定,所以沒什麼可以炒作的空間,就只是穩穩地等他增值,大概
那時候同地區有另一個銷售物件,是個豪宅,往前推約10年我也看過相同案子,
不過這一個仍是毛胚屋,所以沒有住過,計算一下價差,扣掉這段期間的驚人管
理費,增值大概不到10%,還沒計算房屋稅地價稅,顯然屋主並沒有賺,連通膨
都輸了。去年底鄰居某天來恭喜我,因為我們社區新成交的單價又上漲了,算算
從我購入至今漲了約三成,不過我並沒有特別喜悅,因為自住的我不可能賣掉,
而且如果用0050來看,當時價位約80左右,現在已經來到133左右,同時期的台
GG還在2字頭,現在6字頭,以上還不算配息,如果是00631L,也大約35到150的
差距。
曾經有一段時間有考慮要不要換一個房子,如果換了,原來的怎麼處理?我跟我
爸爸是傾向賣掉,我媽媽是傾向出租,各有不同的想法,畢竟這裡是管理優良社
區,相對比較保值,但是每個月三千多的管理費也是一筆開銷,出租當然是一個
可行的方式,我們社區也有不少租客,畢竟在學校附近,有學生老師的族群,又
有附近公司行號與政府機關的上班族公務員,只是要管理,並不適合我這種平時
還要上班的人,或許我媽媽可以來管。
阿姨以前的同學,跟我媽媽也熟,以前也買房子,買了好幾棟,據說賺了不少,
去年底去參觀她新落成的家,聽他們講述投資過程,有錢就買房子,整理之後出
租,收到的租金扣掉房貸,累積到一定的規模又再買,新居是十幾年之前買的地
,當時附近一片荒蕪,後來縣政府徵收全面重畫,變成市政府後分配到現在的地
點,然後跟鄰居一起蓋透天,一樓出租當店面,二樓也出租一部分,三樓到五樓
就自住,感覺還算舒適,一邊分享投資心得一邊笑得合不攏嘴。
以前也跟過炒房團,跟著遊覽車去幾個建案「觀摩」也有人分享投資方式,大概
也是不斷貸款出租的方式,拿租金繳房貸,並且充分利用寬限期,快到期就轉貸
或是出售,也有人採取紅單轉讓的方式,不過時空背景已經不同,那些方式看看
就好,結論還是一樣,不適合我這種固定要上班的人,雖然現在有代管公司,不
過我沒有實際使用過,還不知道實際狀況。
有個長輩比較特別,他曾在某城鄉局擔任顧問,所以知道要買哪裡的地,因為政
府政策很多都是長期的,他可以提前知道利多,就像公司內部人可能提前知道一
樣。
所以我的總結,沒有哪種是比較好的,只有比較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