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igxm (不想當備胎 >_<)》之銘言:
: 結果造反而產生成一些外部成本的副作用
: 1、排擠糧食生產,糧食價格上漲
: 2、畜牧業沒有便宜飼料可用,肉類價格上漲
: 3、原本設計使用汽柴油的引擎,被亂加生質柴油,造成引擎故障
你搞錯了
其實Net zero本身就是一個經濟成長的動能
除了環保,更重要的是全方位改善所有的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要提升,就勢必要添購/改裝設備
最簡單的就是航運,一堆船東竭盡所能去榨出碳排
各種減少阻力,甚至連風帆都準備重新上陣了XDDD
此外,這些net zero其實就是經濟大國的壁壘政策
過去因為環保成本、人力成本、土地成本、資源成本等差異
造成歐美等已開發國家製造業大量外移,尤其是中國
原本以為全球化和分工是美妙的,結果反而造成本土失業率上升
甚至還有一些東西直接掐在別的國家
所以隨著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逐漸高漲,淨零這件事情歐美是不會停下來的
從設備端角度來看
當你要朝著能源效率目標時
20分到60分的成本遠比80分到90分成本還低很多
但80進步到90分的成本就是歐美日產品的強項
也就是開發中國家想大量發展製造業,勢必依然要給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賺
以前那種靠著低廉環保成本去買低廉設備就起家的時代已經過去
現在已開發國家要用高附加價值產品賺你低廉的勞力
那台灣的問題是
第一
從宏觀的能源角度來看
天然資源讓台灣碳排代價很高,除非走回頭路
LNG開採碳排高、壓縮碳排高、船運碳排高,50%以上重壓LNG也是不明智的
LNG的價格波動性也是很大的風險
大裝置容量再生能源最大的問題依然是穩定性,雖然可以靠儲能解決
但台灣河流短且雨季分配不均,抽蓄本身有極大困難
電池儲能成本極高,大容量電池要能支援半導體絕對是很可怕的支出
第二
台灣當下的廠商都很頭痛
未來政策是拿2024當Base,要求你改善
這就讓所有建廠人員都在頭痛,我現在做到80分,未來要往90分邁進不就大噴錢?
因為政府沒本事去搞碳足跡 (沒人才...或....懶)
然後喊了很多年,綠能憑證交易方便度和即時性以及法規還是牛步
第三
台灣目前還很多沒登記的工廠
這些要怎麼解決? 守法的工廠成本掛在那邊,然後非法的也沒被取締斷水斷電停產
會不會劣幣驅逐良幣?
老實說,Net zero這整個經濟動能台灣其實吃不太到主要的肉
還是比較被動一點的情況
反而中國那邊玩到很精,也有很多實驗和新應用
歐日韓更是一直在研發新技術和開發各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