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2 (超級噴火龍X)》之銘言:
: 第一季季報小beat
: 隔後小漲一點,YTD 漲了8%跟指數差不多
: 翻了一下法說會資料,
: 好像業績也沒什麼特別好說的,
: 不過看到一張表突然眼睛一亮
: https://i.imgur.com/EF65XUc.jpeg
: 你這個電動車部門
: 第一季只賣了1萬台車,
: 年比下跌兩成,季比掉了七成
: 然後營收年比跟季比分別掉了八成跟九成
: 不過,營收跟車子賣這麼慘了,
: 居然單季虧損還比去年第四季少
: 簡直就是多賣多虧的代表啊
: 福特你是不是別賣電動車算了,
: 少賣少虧
: 反正電馬跟F150 Lighting好像都不能打了
這個數字看起來怪怪的,
Ford 23Q1 一台賣近六萬鎂,
Q2 賣五萬三,Q3賣五萬,Q4四萬七,
今年一台一萬鎂大跳樓?
因為是股板就來簡單算一下
以最近兩季來算成本的話
X 是每台車成本,Y 是費用攤到每台車上
假設兩季間 Y 一樣 (通常量差這麼多不會一樣,但先忽略)
34K*X + Y = 1.6B+1.6B = 3.2B
10K*X + Y = 0.1B+1.3B = 1.4B
24K*X = 1.8B
X = 75K
光這台車到車主手上看得到的東西,和人工等就要七萬五鎂
10K*75K + Y = 1.4B
Y = 650M
如果一台能賣十萬鎂,Ford 兩平的銷量 C 也至少要
75K + 650M / C = 100K
C = 650M / 25K = 26K 兩萬六千台
但現實就是賣不了那麼貴,售價的確是低於成本線賣一台賠一台,
不能改善的話還不如包袱款款回家吃自己
一開始售價只開出六萬鎂, 銷量還很低,
壓到五萬鎂,量也衝不了多少
能作的改善選擇
- 把每台車成本 X 壓低,但降價相對不要降那麼兇擠出利潤
- 作更高級車型把售價拉高成長得比成本增加快
- 擴大產量讓 Y 給更多車來攤
每個選擇都困難,而且都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
充電最大難題即使大廠如 Ford 還是只能偎 NACS 大邊
這還是多數人心裡的那道坎
和寧德合作的電池廠也是重重阻礙
所以今年還會繼續虧,油車賺的都拿去填電坑
但若不填嘛,也不曉得何時油車會枯竭
https://i.imgur.com/uVKeeq6.png
Tesla 本季爛成那樣,ASP不到五萬鎂都還是賺錢的,
其他油車殻裝電池馬達的,要獲利還只能慢慢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