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ebel (懶散型球風)
2024-05-01 13:58:10※ 引述《rebel (懶散型球風)》之銘言:
: ※ 引述《cateyes ()》之銘言:
: : 借券沒有跨除權息日當然沒有問題,仍領股息報稅,享有8.5%可抵扣稅額。
: : 但是借券跨除權息日有兩種情形
: : 1.借券人除權日前賣出
: : 2.借券人沒有賣出
: : (這部分營業員說無法得知是1或2,要等報稅)
: : 2.的情況出借人領權益補償算股息收入報稅(享有8.5%可抵扣稅額?)
: 過往的借券從沒遇過2.的狀況
: 只要我借出 該筆除權息就一定沒列入我所得 扣繳憑單上不會出現
: 剛整理今年扣繳憑單 出現一筆由證券公司來的所得
: 應該就是遇到出借 除權息 但借方沒賣出 所以股利仍然算我的例子了
: 大概長這樣
: 營利所得 54D 永豐金證券 金額
: 一般股利所得應該屬於54C 查了54D類別 跟出借有關沒錯
: 54D 87 年度或以後年度股利或盈餘所得(有價證券借貸轉開憑單)【憑單持有人為出借
: 人】
: 所以查查自己有沒有54D 就知道有沒有借出除息仍然被列入所得的狀況了
: 因為這是ETF 有的ETF股息不會全額被列入所得(一部分為資本利得)
: 這時萬一被借但沒賣出 反而這筆ETF股息就全列入所得了 要出借ETF的請小心
: 以上分享!
各位大大安安 社畜休息日沒開盤 那就來做點學術研究吧
今天5/1開始報稅 下載了去年的所得清單看看
不幸地 今年又有了一筆54D.... 怎麼每次都我中 又要多繳一筆稅了 QQ
這次長這樣
營利所得 54D 永豐金證券 4000
疑? 有點怪怪的 我拉了我去年在永豐的權益補償來看
有4500的 有4300的 有8000的 就是沒有一筆剛好4000的 = =
本來想說會不會多筆的累加 不過怎麼湊都湊不到4000這個數字
想要放棄的時候 剛好靈光一閃 不會是..... 平準金吧!?
抓了數字最接近的一筆來看 4305 這是ETF除息 該次應稅比率為92.92%
4305 * 0.9292 = 4000 賓果! 帳對起來了
所以結論是 即使你出借券 而對方沒賣出 導致依舊是你要承擔這次除息的稅務時
稅務上只算原本除息的應稅部分 像平準金這類的仍然是不列入
報告完畢 供有出借的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