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rpnomad (未來的過去)
2024-08-09 14:26:34這裡來談一個曾經談過的技術, 是三歲孩子也會的”三角形”.
以輝達為例:
若你看六個月的時間線圖, 他會先跌倒94元, 然後慢慢跌進80元的鐵底.
若你拉長到一年的時間線圖, 他會先跌到80元, 然後往40元走.
-
這麼容易, 就像小學生也會的那樣?
就因為太小學生了, 導致沒有人用, 也沒有人相信.*
其實這不是技術面的問題.
這是基本面.
公司要漲, 一定要有獲利成長和評價提高(人心貪婪)的因素.
要跌, 也要有獲利下跌和評價降低的因素.
因此若你相信輝達的本質, 在過去這一年沒有太多改變, 只是市場庫存調整, 那怎麼上
去, 就會怎麼下來.
輝達本質的調整, 是在2023-2024這段, 藉由OpenAI開啟了一個AI研發的時代. 但2024這
一年, 就是供需的問題了.
-
我們可以用另一種基本面輔助去算:
蘋果的營收是輝達的六倍, 而市值相當.
蘋果常態的獲利率是輝達常態獲利率的一半(10%).
那麼當輝達獲利率回到常態(供應商, 客戶都想要分杯羹!), 市值就只能是蘋果當前的三
分之一.*
沒錯, 就是40元.
-
怎麼可能跌這麼多?
請見過去四年輝達的股價圖, 才三年前, 就跌過一次70%.
-
*為求比較, 讀者可參考拼多多和Tesla的例子, 五年股價圖拉出來就明瞭
*若有疑問, 歡迎多多交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