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諾貝爾獎得主喊話 朱棣文:台灣民眾應努力說服政府重啟核能
原文連結:https://www.nownews.com/news/6614133
發布時間:2024-12-18 12:12:36
記者署名: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
原文內容:
https://i.imgur.com/e4ztwoj.jpeg
▲朱棣文提到,即便在台灣具有爭議,但全球確實已經重新接納屬於「潔淨能源」的核能
,呼籲民眾告訴各界政治領袖朝向重啟核能腳步。(圖/記者鍾泓良攝影)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部長朱棣文今日出席「永續發展的電力與動力論壇」
,談論到全球能源發展趨勢。他在會中提到,即便在台灣具有爭議,但全球確實已經重新
接納屬於「潔淨能源」的核能,呼籲民眾告訴各界政治領袖朝向重啟核能腳步。
永續發展的電力與動力論壇是由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台灣經濟研究院、中華經濟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及台北政經學院所舉辦。
朱棣文在1997年因研發雷射冷卻與光學捕捉原子技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在美國總統
歐巴馬執政時擔任能源部長。
他報告指出,聯合國目標是把全球暖化控制在1.5度以內,但是今年有很大機會將會超過2
度,而 9成的升溫都影響到海水溫度,還不會反映在天候變化,但百年之後會形成真正傷
害,這就像慢性病、惡性腫瘤會慢慢惡化成癌症、心臟病等,所幸這類腫瘤還是有機會可
以逆轉。
目前各國已經分別提出各項減碳政策,但按照現階段表現,全球在世紀末還是預估會升溫
2.8度到3.2度,仍高於我們1.5度目標,要進一步達標就必須將塑膠、鋼鐵、石化製造、
交通運具及食物生產的溫室氣體減少至零。
好消息是,綠能價格已經逐年下降,像是光電建置成本從2010年至2019年已經下降8成。
他也提到,台灣目標在2040年達到40%至60%電力可由綠能滿足,但這些多數屬於光電及風
力發電,都受到自然條件影響,無法隨時啟用,這也會造成龐大電網壓力。
他也表示,綠能發電必須要搭配低成本的儲能才能更便利使用。他說,目前最高效益、最
便宜的儲能是占電力儲能總量95%的抽蓄水力,認為台灣現階段並未完全發揮其潛力。
另外,像是常見使用化學儲能的鋰電池,預計在2030年攸關儲能效能的「能量密度」將可
以翻倍,而鋰電池價格已從2000年時的每千瓦伬n價2000美元,2030年相同規格預估可
降至50美元;鋰礦開採所產生的汙染,目前已有研究評估海水提煉可行性,有望用更環保
方式開採。
最後一選項則是氫能,朱棣文分析現階段,從甲烷提煉的「灰氫」現在價格約每公斤1.5
美元,如果是完全由綠能產生的「綠氫」現階段價格約灰氫的2至4倍。他也提及,現在有
全新方式開採的「白氫」技術,有機會把價格壓至1美元以內。
然而,他提醒,即便綠能、儲能日新月異,還是必須要可以不受天氣變化、隨時升降載的
「基載電力」,按照目前台灣規劃是以天然氣為主,但是考量台灣非天然氣生產國,仰賴
進口不僅受到國際價格波動,更可能面臨來自中國封鎖,讓燃氣運補出問題。
對此,朱棣文認為,台灣最佳的零碳電力解方為核能。他清楚該議題在台灣較具爭議,但
全世界現在已經逐步擴大核能發電趨勢,美國在半世紀前核能支持度不到5成,現在也上
升至3分之2的支持度,鼓勵社會大眾應該努力說服各方政治領袖及總統,思考重啟核能可
能性。
他提到,自己過去也努力說服德國政府應重啟核能,否則必定面臨重新燃煤、燃氣電廠,
電價將會上升,迫使德國重工業將會外移的局面,「而這些事件都正在發生。」
他強調,核能電廠過去被認為興建曠日廢時、造價高,又有輻射跟安全問題。但他解析,
造價成本可以透過嚴謹的公共建設紀律來控管,而現在已經有更小、更有規格化的「小型
模組化反應爐」(SMR),解決成本及速度問題。
而外界殷殷期盼的核融合技術,他說現有技術仍無法克服「中子輻射」對於設備的傷害,
可能還要再等40年,或是可能永遠也做不到商業化。
至於危險性,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死亡人數是最高,核能發電死亡人數是倒數第2,僅略高
於太陽光電,強調核能比煤炭安全1000倍、比燒木材安全100倍。
最後,針對外界關心的核能輻射問題,他提醒,人體3分之1的輻射量來自食物,包括香蕉
、小白菜、蘿蔔跟紅肉,但健康專家從未擔憂這些食品會造成癌症,希望大家還是可以安
心。
心得/評論:
今天電視也在講 美國未來用電需求大增 售電供不應求
日本要強化核能 新政策擬2040年核電占比提升至20%
朱棣文:燃煤造成死亡數 千倍於核能
感覺他也把核能給捧過頭了吧 如果哪天發生核災 他可以負責嗎??
還是其實是進場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