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房屋增貸、質押 ETF流 投資兩年心得

作者: z24518261 (七宗痛)   2025-01-22 20:57:04
台股封關了,我內心卻一片寧靜。
這兩年來,我已經很少關注股市的漲跌,因為我知道,我的ETF投資組合正默默為我創造
財富。
每個人投資方式不同,這是一個我認為低風險但報酬還可以的方式,這篇文章,我想與大
家分享我的投資心得,從個股操作轉向ETF的過程,如何透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並且運
用槓桿工具(增貸及質押)來穩定放大收益。
同時,也會談談如何將投資與生活平衡,讓財富增長成為一件輕鬆且可持續的事情。
2018年,我以50萬資金進入股市,當時主要操作個股,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基本面、技術面
進出,期望能夠抓住市場的波動來獲利。
(有興趣可以a我帳號)
當時的我,雖然能夠在大多時候贏過大盤,但這種方式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卻遠遠超過實際
的收益。
疫情期間,市場經歷了劇烈震盪,也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那一年,我的投資組合翻了一倍多,讓我有機會將資金轉向房地產,買了人生中的第一間
房子。
這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單純依靠個股操作雖然可以獲利,但這種方式並不適合長期持有
,尤其當本金逐漸增加時,波動帶來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投資是一場長跑,而不是短跑
在經歷了個股操作的高波動與高壓力後,我開始轉向ETF投資。
ETF的優勢在於分散風險,並且操作簡單,不需要花費過多時間研究個別公司的財報與市
場趨勢。
對於我這樣同時兼顧正職與副業的人來說,ETF是一個可以穩定增長資產的理想工具。
從2023年開始,我幾乎完全放棄了個股操作,轉而專注於ETF的逢低加碼策略,並且採取
「只進不出」的方式,將資金長期放置於市場中,讓時間成為我的盟友。
我的ETF投資組合:穩健分散,月月配息
目前,我的ETF投資組合以季配息為核心,按照不同月份的配息時間進行配置,確保每個
月都有穩定的現金流入。
以下是我的主要配置:
2/5/8/11月配息組合
00850(約20%)
這是我投資組合中的核心之一,涵蓋了100檔權值股,其中台積電占比約三成。
雖然去年表現不如0050亮眼,但從長期來看,它的報酬率並不輸給0050太多,且因為夠分
散,(台積電較低,因此發哥、鴻海、台達、廣達、金融比重更高)所以這幾年抗跌能力
更強,適合作為穩定收益的基石。
00878
主要以半導體和電子組裝為主,這檔ETF已經是市場上非常熱門的選擇,許多人都熟悉它
的配置,因此我就不再贅述。
3/6/9/12月配息組
00713(15%)
高息低波動型ETF,主要涵蓋食品與電信等防禦性產業。
這檔ETF就像投資組合中的避風港,在市場波動時能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00915
也是買了一年了,目前的成分股以銀行股為主,大約三成,雖然下半年的表現不佳,但我
認為成分股的底部已經形成,未來有望穩步回升。
1/4/7/10月配息組合
00927
半導體ETF,最大持股是台積電和聯發科,其他則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半導體科技公司。
雖然這檔ETF近期表現不佳,但我的成本僅約15元,加上消費端準備復甦,因此會繼續長
期持有。
00725(約18%)
這是我投資組合中的第二大持股,殖利率約6.5%。
它的股債平衡配置不僅降低了整體波動,我還會拿來股債平衡,賣出加碼其他ETF用,同
時實現穩定的月月配息。
其他配置
合計約10% 目前仍持續加碼
00916
匯集全球前55大品牌公司,最大持股為微軟與蘋果,還有尖牙股及比重約10%的美國銀行

00830
費城半導體指數ETF,專注於全球半導體產業。
不買00924/00926是因為它們把巨頭全包了,拆成這兩隻是因為我會根據市場情況,來調
整00916與00830的加碼比例,因為很多時候軟硬體會不同調,例如去年上半年蘋果與微軟
漲幅較少時,我選擇加碼00916;而在下半年費城半導體回檔後,我則將多餘資金轉向
00830。
低風險槓桿與現金流管理
我的投資資金主要來自房貸增貸與股票質押,利率約2.3%。
這種低成本的資金讓我能夠穩定放大投資規模,並通過2-8%的利差創造收益。
(更別說這兩年平均是15%/年)
目前我的房貸與增貸幾乎可以由股息收入打平,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良性循環。
2018年:以50萬資金起步,專注於個股操作。
2020年(疫情期間):投資組合翻倍,將資金轉向房地產。
2022年3月:市場低點時通過房屋增貸重返股市,開始專注於ETF投資。
2024年7月:開始運用股票質押,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
質押的部份投入權值型 比重15%>>20% 剩餘投入公司債及00916/00830
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雖然持股有三隻大家很愛噴的高股息ETF,但透過ETF,我的資金分散在約300家台灣及全
球企業中,各ETF之間的重疊性僅約1-2成,涵蓋了科技、金融、食品、電信等多個產業。
這種分散配置讓我的投資組合不依賴於單一產業或公司,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
其實你去看 00733,它的表現大多集中在特定時間,例如在低點反彈時,等到大盤補漲後
,資金開始流向權值股時,就容易開始「烙賽」。這種現象其實是市場輪動的自然結果。
很多人喜歡拿「買高股息不如買權值」來爭論,但事實上,權值股的長期報酬確實比較好

然而,分散投資在不同產業的好處是,當某些特定行業起飛時,你可以靈活地加碼其他產
業,降低單一風險的同時,也能抓住不同板塊的機會。
(買ETF之前,請認識一下他們的持股有哪些,我敢說台股的公司我大概有1000間喊得出名
字,也知道他們是做什麼的。)
反正買什麼標的都會有人酸,這是PTT的常態。
回顧 2023 年,AI 崛起,高股息股票表現亮眼,根本就是「噴爛」。
但當時台積電在 500 多元,卻被嘲笑為「dead money」。
如今市場風向又反轉,台積電重新受到追捧,而高股息又被部分人看衰。
這些反覆的市場情緒,說到底還是圍繞著基期的高低。
見跌就說爛,漲高就讚
其實覺得基期低就加碼,這才是理性的投資邏輯,而不是等到台積電漲到 1000 元才追高
,然後又回頭嘲笑買高股息的人。
其實,很多人在市場裡懊惱少賺,歸根結底是因為有一部分人賺到了錢,而自己不是那部
分人,所以感到不甘心。
但當風水輪流轉時,這些人又容易追高殺低,然後再轉過頭來酸別人。
這種情緒循環,對投資本身毫無幫助。
之前會發研究的高殖利率或金融股,結果每到年底,還被追著問「今年會發嗎?」甚至有
些人不理會還會收到攻擊性的郵件,真的是吃飽太閒。
這幾年來,理性討論的氛圍減少了,許多高手也不再發文,雖然娛樂性內容變多了,但仇
恨值也隨之提高。
其實,這樣的氛圍真的沒必要。
現金流管理:正職與副業的支撐
穩定的正職收入與斜槓副業收入是我投資策略的重要支柱。
這些現金流不僅能夠支持我的日常生活開支,還能在市場回檔時提供額外的資金進行加碼
,進一步增強投資組合的收益能力。
投資心得與未來展望
這幾年的投資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投資不僅僅是追求高報酬,更是找到一種能夠讓自己
安心的方式。
投資不應該成為生活的負擔,而是要能支持更好的生活品質。
現在的我,能夠從容地更新家具、買新的攝影器材,同時持續擴大投資規模。
這種無壓力的投資方式,讓我能夠更專注於事業發展,創造更多價值。
未來,我仍計劃繼續沿用「只進不出」的策略,將投資組合長期放置於市場中,並持續利
用槓桿工具來放大收益。
隨著時間的推移,希望這套策略能夠幫助我實現財務自由,並且在不犧牲生活品質的前提
下,享受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結語
市場如同大海,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洶湧。
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與策略,比追求短期的高額回報更為重要。
保持耐心,堅持紀律,讓時間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就像我現在的投資組合,雖然平淡,卻能在歲月的積累中,逐步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總之,投資還是要保持理性,專注於自己的策略,少受外界影響才是。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投資順利!
作者: RedLover1009 (RedLover)   2025-01-22 21:29:00
重點在於穩定的正職與副業,那才是支撐投資的底氣才能讓資產穩定增加,不用降低本金打亂複利效應
作者: aq2272353712 (阿一8 )   2025-01-22 21:32:00
不知所云~質押仔
作者: BruceChen227 (BruceChen0227)   2025-01-22 21:53:00
看完了以為會有對帳單 原來是心態文
作者: hotsauce1111 (馬刺才是王道)   2025-01-22 23:01:00
多頭市場怎樣玩都幾乎沒問題,遇到空頭或房市政策大轉彎或是黑天鵝,資金鏈不就斷掉了,風險評估有無做好就很重要了,希望你有做好
作者: mcgrady12336 (悼念鐘吉伯伯...)   2025-01-23 00:41:00
方向對比開槓重要,走錯方向開槓只是死更快
作者: RedLover1009 (RedLover)   2025-01-23 01:20:00
酸的永遠只會酸,人家還是默默的穩定邁向獲利目標
作者: PlusCasanova (彭小胖)   2025-01-23 07:53:00
願意分享真的很棒 但沒單說個毛
作者: hightech1112 (轉山)   2025-01-23 08:09:00
推,部落格寫的很好,可惜平台很破壞閱讀體驗
作者: Xooooooooooo (X.O.)   2025-01-23 12:02:00
沒0056先打個問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