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綠電憑證最大的問題之一在於「電證合一」和「電證分離」。
關於這個名詞和運作的細節可以上網查,或參考: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bon-reduction/blog/3011181
簡單來說,台灣現在的規定是發出來的綠電和使用掉的綠電要每15分鐘匹配成功,
才能得到最重要的綠電憑證T-REC:所有的業者都需要綠電憑證才能證明自己有用綠電
除了少數自發自用剩下來的再生能源電證可以拿去拍賣之外,絕大部分的要求都是
得要「電證合一」,而這恰好就是最糟糕最腦殘的規定。
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在做再生能源都是電證分離,只有台灣的官員不知道被雷打到
還是腦袋出了什麼問題,硬要搞出電證合一的規定。
台經院第一所的所長就是電證合一的倡議者,這也是阻礙台灣綠能發展的元凶。
現行的遊戲規則讓台電躉購的電力不能夠直接賣憑證,得要簽訂轉供或直供協議才能
匹配電力,電力匹配成功後才能得到憑證。所以之前台電只能用小額綠電拍賣的方式
賣掉台電自己發的綠電。
偏偏現在又搞出二次匹配、甚至未來要推行「綠電沙盒」的計畫,這也是某種程度要
往電證分離的方向走。包括台電現在要推出比較貴的RE30低碳電力也是這樣。
但這完全是因為一開始規定電證合一,所造成政策複雜、綠電推廣不易的結果。
如果從一開始就是電證分離,綠電拿去拍賣憑證,就不會有現在的窘境。
另一方面,的確再生能源購電不是台電虧損的主因,但因為綠電發電極端不穩定,
台電得大幅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恰好又遇上國際燃料價格上漲,才導致虧損。
但這完全就是馬政府官員當時不斷警告,也是以核養綠團體一再強調的問題。
只可惜沒有遠見又愛造謠、還總是硬抝決不認錯的黨,造成的苦果還是全民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