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之前有發過一篇文章如下:
#1dEPs9Ad (Stock)
裡面提到許多投資分享,有許多板友回信詢問,所以想說趁新年分享過去幾年的指數化、被
動投資的心得
我從大學開始指數化投資,現在才不到30。這樣的年紀跟本金,在很多板友眼中或許貽笑大
方。不過如果我有一點點的優勢,也是在此處,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動輒數千萬進入航海股
吧? 我分享的方法我認為是適用在2X歲畢業生,是一種可複製、可再現、穩定的方法
我最推崇的是Coast Fired+ Life cycle+ 指數化投資
其中 Coast fired 的概念是,年輕時存夠一筆錢,之後那筆錢投入投資開始複利,過程中
完全不去動這筆資產,等到退休時時這筆收入完全購cover你的退休生活,也就是說,你這
輩子剩下時間賺多少花多少就好。
會來上ptt 股板的人多數收入一定大於支出,會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往往只是因為為了退
休生活而努力、或是不滿現在的工作而已。 Coast Fired是很好的方法
提供一個計算機 https://walletburst.com/tools/coast-fire-calc/
這個計算機可以算的很好。舉例而言,如果現在2025,目前退休時花費你認為一個月4萬很
夠,目前30歲,60歲打算退休的人,年化報酬7%通膨3%,那只需要400萬即可coast fired。
也就是,400萬放在投資,接下來這輩子都賺督少花多少,退休也能過上月領4萬的生活
注意喔,這計算機已經考慮通膨,退休領的4萬和現在領的4萬意義完全相同,他自動幫你換
算了。
再來是life cycle investment。也就是盡早all in 的概念。最近也很紅。假設我一輩子工
作可創造的財富是5000萬,那最理想的規避風險的定期定額指數投資應該是從我0歲時投資5
000/70 的錢,一路到我70歲退休。事實上不可能如此。因為我們知道人的薪水並非定值,
他會隨著你年齡的上升而呈正向相關。剛畢業可能領個50k,但退休前很可能成長到幾十萬
所以如果你永遠收入-支出=定期定額,那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你人生大量的投資會發生在
你"退休前"。這是非常危險的事。如果你退休前正好碰上泡沫化或經濟蕭條,那可能會對你
的退休計畫產生致命性的打擊。
另外,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的all in報酬大於定期定額,越早投入市場,獲得的報酬越高。
一個穩定的工作,本質上就是個30年期的債券了。因此,20幾歲的年輕人,最不該做的就是
投資債券或持有現金。這是最愚蠢的做法。你的人力資本就是一個超長期的債券
最後指數化投資,最基礎人人都懂,但也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投資個股!
綜合coast fired + life cycle,我分享一下我認為剛畢業年輕人,可複製的成功投資是什
麼方法。
這方法不需要風口、不需要研讀財報、不用運氣,單純是科學化的成果超級簡單
首先,確保生活費跟基礎保險這先不多談,這是理所當然。
除此之外,先確定自己coast fired 目標為何? 如上所述,如果想要60歲退休後月領4萬(20
25價值4萬)等值的退休金,要在30歲存到400萬(這是抓7%年化,事實上近20年滾動報酬,VT
有高達10%,400萬已經高估了)
那你要做的就是,在30歲以前,用一切辦法,取得400萬的曝險。之後,你就進入財富的良
性循環,壓力減輕。
抓住幾個大原則:
1.在滿足我們60歲的股票目標資產前,別投資任何債券,ex如果你退休想要2000萬股票2000
萬債券,那在湊滿2000萬股票前,決不要投資債券
2. 不投資任何個股,只投資長期向上指數化投資
3. 槓桿
我分享我的幾步驟 ,我認為這些步驟完全是一般人可複製的,也是我堅信獲得財務自由最
正確的方法
1. 信貸。
信貸是最簡單、最無風險的槓桿方式。如果你是理工科系、醫療產業、公務人員,貸款到2.
5%以下250萬的貸款,幾乎是沒有難度的。去Loan 板發文,仔細篩選業務,貸款至少200萬
2.5 % 以下資金。這樣你已經滿足250/400的目標了。像我運氣好貸到260萬2.1%,不過現在
比較不好貸是事實
2. 不空手。
千萬不要管匯率、不要管股價,有錢就全丟指數型ETF。我看過太多人等匯率、等大選、等
川普、等巴菲特談話,等到報酬都錯失了。
3. 盡可能不要有現金。我知道這點爭議很大,我也知道"存滿半年生活預備金" 幾乎是鐵則
。因此姑妄聽之就好。
我認為,如果你很幸運有財務健全的父母/另一半,在真正緊急能稍微借取金錢,而你還留3
0-50萬現金"以備不時之需",是非常荒謬的。怎樣的情況會臨時有大筆的開銷,且在賣股票
的T+2內還湊不到錢的?我是想不到。
台灣醫療健保非常保障,出院才收錢,在累積資產的前期留30-50萬現金,我是極力反對。
4. 0050正2。我知道這對正統的指數投資派是矛盾的。首先投資了非全球指數的etf,還買
了摩擦損耗的正2。但我認為0050正2絕對是必備的資產,因為世界不是教科書,我當然也想
要投入所謂的VT正二。但現實沒有那麼好的產品。
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了維持台灣銀行莫名其妙所謂的信用,你必須投入一定資產在台股,信
貸房貸才能通過審核。利用0050正二能更快達到400萬曝險,我是推薦的
5. 複委託券商找無低消的。無低消如富邦國泰,才會讓你更沒藉口而達到每月投入的效果
。去投資板徵業務談一下。
細節部分,還有更多可以討論的。例如要買房怎麼辦、因子投資、加密貨幣、槓桿要幾倍,
這些有機會後續再分享,但大原則依然是上述所講的那樣。
我們來實際操作一遍一個24歲,偏高薪畢業的研究生,如何最快Coasted fired。
假設他出社會信貸200萬。薪水月入6-7萬,扣掉生活費抓2萬5,還款2萬8,每個月還能存70
00,貸入coast fired計算機,60歲退休,年化抓8%,通膨3%。
成功在27歲即可coast fired!!!
從此,他的人生不用在職場上被霸凌還不敢離職、不用為了顧及經濟而自由選擇另一半、可
以在職場上選擇自己的興趣
因為他深深明白,即使他這輩子都當月光族,退休時,他還是能因為他年輕時正確的決定獲
得月4萬的收入(已考慮通膨)
很多人說我樂觀。假如月收入不到6萬/假如通膨不只3%/假如出了車禍….
但我認為我忽略的正面因素肯定比忽略的負面因素更多。
我完全沒考慮勞保勞退。勞保勞退再爛,也能給予幾千的退休收入,這換算成coast fired
金額可以少幾十萬了
其次通膨3%老實講抓很寬了,我也沒計算到所謂0050正二帶來的槓桿
此外,退休後多半有父母繼承財產,如果有另一半,因為生活成本重疊,兩人退休金往往也
不會合計8萬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真的擔心,老實講進入30-50歲職場向上期,要當月光族也不是那麼容
易的事XD
400萬,約1000股VT。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重點是你要對指數化投資有信心,相信不管如何,世界經濟永遠向上長
重點是你要相信實證,知道個股長期不能打敗指數
永遠相信指數;永遠不買個股;40歲前別買債;永不賣出
我很幸運在年輕時建立這樣的投資邏輯。我第一次發文推崇這種方法是在貿易戰,後來經歷
疫情、QT升息。但我從未質疑自己的選擇。
指數投資就像生病要吃藥、太陽從東邊升起、水是兩個氫加一個氧這樣的事實。背後是科學
,那一切就不必擔心。
It takes time, but time it’s all it take
很幸運我在28歲前就完成了我對自己coast fired 的目標。讓我在30歲前敢於離職半年,目
前已經看過極光、去過非洲、求婚。不敢說帝牛極,但我能真正選我想走的專業、過我想過
的生活。這背後的底氣不是什麼年輕人世風日下、及時行樂的價值觀,而是來自數學和科學
之後再分享如何兼顧買房,以及我對加密貨幣、因子投資的看法。希望這篇文對大家有幫助
!~
作者: PureAnSimple (PureAndSimple) 2025-02-07 17:30:00
喔
第3點完全與現實背離,你只是標準倖存者偏誤沒有現金準備,就要看你的命夠不夠好夠不夠硬
台灣健保體系,基本上並沒有所謂緊急要付錢才開刀的原則。緊急預備金的意義我確實是不認同。我認為至多抓到10-20萬。動輒半年年收太誇張了我就在醫療體系上班。基本上沒看過當下沒錢所以沒辦法治療的患者。如果牽扯到大額醫療費遇到股市低點時怎麼辦?這種問題我還是回答就賣股啊。期望值是正的策略就該執行,設想最糟狀況並不實際
30歲離職半年還可以看極光bala,可想見家庭基礎條件很不錯人生黑天鵝不限於疾病好嗎?倖存者看世界總是美好
唯一不同意槓桿投資 在沒有親朋好友資助 將手邊大部分現金都投入股市時 借貸是股市大跌時唯一救命錢且你又說不要配置債券 遇到長熊高機率被迫砍倉 這個方案走不遠的
作者260信貸推估20x月收全固定薪評估,至少13萬月薪,本金高是重點,指數投資錦上添花而已。30萬5%複利第1個300萬就是要8年,翻到2400萬,本金也佔了40%。薪資資本不夠的就得更省更久達標,不然就上槓更拼。
我的執行方法都給你看了啊,家庭條件就不用幫忙家裡這樣。主要是我運氣好是遇到這十年牛市,不過我第二筆信貸投入的時間點是QT開始後2個月,那時候板上也是不看好 可以a我idL大 我剛進社會前兩年月薪7萬而已。我真的建議去loan板問問看,老實說20倍什麼都說說而已。當然啦那是那個年代…今年快滿30,第一份差不多100/year而已。找好業務很重要…而且我是28-29Fired的,如果貸不到200,頂
我的方法就是即時行樂啊xd我很確定我的財務狀況照我的規劃很安全,所以我敢中間考試的時候烙跑一年去玩
我認為信貸條件應該以通則而非特例較妥loan版有更好的通則條件?我再找時間問
他本身就是幸運精子,因此起步條件與抗風險能力很優運氣也不錯沒碰到黑天鵝,就完成他要的循環了
你堅信能贏過大盤很好。老實說我有投資加密貨幣,不過那都是在我已經coast fired之後的事了。不管QQQ個股加密貨幣炒房,我仍然建議這些都是建立在30歲1000股VT之後的事。
我知道信貸非通則,不過老實講會上ptt、尤其是股板的人,也本就非隨機抽樣了。ptt股板20接近30歲,我自己體感本業比我厲害的太多了xdd 光是走科技業一定可以信貸到我的程度H大 coast fired後剩的錢都能拿去享樂了啊xd我每次都刻意挑低點發文欸 就怕被說高點才發。之前貿易戰 QT各一篇了,現在想說DS+關稅再來打打雞血H大,我倒覺得指數化投資就是考醫學系,穩穩領pr90的薪水。個股投資比較像去賣雞排然後想拼夜市第一名那種感覺為什麼不能做到all in ?只要相信科學跟回測就敢了我的財務自由是coast fired。是指賺多少花多少,不是真正的fired。容我標題黨XD coast fired達到是心態上的自由哈哈 剛出社會年輕人,半年年收很多了~半年年收啦 不是生活費。留半年生活費很ok,但我看到不少 人說要留50萬,那太扯了沒錯,紅燈綠燈黃燈都是人為定義的。沒有指標能夠預測未來,永遠all in 不留現金不賣出跟靠山沒有關係吧xd 你先舉個T+2來不及處理的例子如果出事了,長熊市被迫賣股那又如何?那就只是一個機率。長熊賣股跟低點不投入本質上是一樣的。在每個當下,股價都是絕對合理的,如果你在熊市必須賣股,說明那時候的股票價格就是那樣,完全不構成留現金的理由W大。理論上是的,但考慮到人性我還是有啦…畢竟老實說退休後還是想過的比月領四萬再好一點的生活xd,而且其實要每個月月光也不容易。但那完全是個人選擇,事實上可以不用沒錯。或是拿來存房子頭期款囉
我覺得聽聽就好,世上無鐵則。每個人的狀況、環境都不同你的成功也無法被複製,你是抱著多大的覺悟說出這種話?你難道能夠為別人的人生負責嗎?
貿易戰就推了啦 那時候人微言輕當然要留 我是指不必50萬。我個人體感30以內就覺得很OK。當然要有保險。保險是另一個議題了很多耶,你google一下。綠角 清流君 持續買進 投資金律 都有提到。我記得跑回測就很明顯,好像70幾%是all in 贏吧反過來欸,就是因為coast fired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啊,不用為了錢去直美。直美往往是為了錢才做的。話又說回來,直美其實是很符合想要coast fired的做法,但這又是生涯規劃的問題債券推薦40歲以後買那確實。之後會再討論買房vs指數的優劣,但有點偏離股板
不到30在這是年輕 我也可以自稱年輕人了 雖然時日不多了XD
月薪不高租房無後援,要找到深耕賺更好待遇的專業這時代有很多不用錢就能取得的資源與知識可改造自己他是醫療業,待的應該是不錯的醫院,可能可以貸
各位真抱歉 好了冷知識 只有mo ptt能順利編輯過長的文章= =我很努力排版了 還請海涵拍謝 m大你剛剛說什麼 我剛剛在努力編輯吃字貸200就好了啊,不一定要貸250。另外,信貸部分要找好的業務員然後正二我不推長期,他是個「過渡期」產物在你年輕時,因為現實因素「銀行不貸款、需要台股部位來信貸」,才必須購入我現在也在減持正二。理論上如果你槓桿能開到2倍,就都買VT,不用買正二假定有個完美世界能讓你輕鬆貸250,那我當然貸了all in vt啊。問題是現實沒有,只好用正二。台灣銀行財產認領不計複委託確實很低能。但人家的錢不借就是不借。有啥辦法剛剛編輯吃字很痛苦XD很多推文沒看到認真問嗎?你認真問我的答案就是把你目前財富自由的財產通通慢慢轉成VT啊xd。不過通常有這種困擾的人,爸媽也不會允許你這樣做月薪7萬絕對能貸到22倍。我不知道為什麼能超過,但去loan板可以問問
主要不是所謂月光,你我都知道不可能月光。重點是心態。這比較偏人生哲學,當你認知到你30歲就確定退休有固定的退休金時,你對人生會比較鬆弛。你不會整天為了功利的找另一半;被霸凌的時候敢勇敢離職;不用做自己不喜愛的工作;敢於花整年積蓄去環遊世界。這才是coast fired的目的。確實,方法上就是槓桿+指數化投資,所以我努力說服的都是實際信貸方法跟心態問題實際計算牽涉個人隱私就不透露了QQ不過VT年化報酬很好抓,回去算一下即可是啊,怕孩子才更該槓桿指數。我現在跟老婆完全隨緣,如果有懷孕當然可以生,因為我知道我的薪水全部拿來家用就好,不必多留存款。當然這要衡量每個人薪水不同反觀不投資不槓桿,很可能30歲還沒存到2、300萬,這樣怎麼可能敢生?
50%買個股跟200%買指數的人比起來,我倒認為前者恐怖很多但你我都不是有錢人,對吧?如果你有數億資產,當然避險的情緒價值遠遠超過你賺錢帶來的快樂囉很多人30%鴻海、50%特斯拉,甚至1000% all in 一個房子,然後轉頭說200-300%VT的人觀念恐怖或激進,我才真不懂S大 不可能 差太多了xdC大 有很多計算機可以幫忙計算 我找找。我自己是抓40歲啦…而且應該不會動我目前coast fired的錢,就閒錢再買債而已。當然這違反coast firedXD 只是對自己未來薪水成長有預期G大 確實。這只是概念,薪水低的就貸100萬,晚2-3年coast,如此而已晚點用52萬實操一次 XD樓上 確實所以只在於你願不願意相信並享受自己的人生嗯嗯 買房的眉角確實要再分享。但那比較偏實務方面。嗯嗯 原本討論的時候有想到學貸。每個人狀況不同。不過開槓桿到滿+指數投資的內核不會變。我在股板第一篇文就是信貸完QT賠了100萬我那篇照推槓桿vt
推 羨慕你年輕就觀念正確 我只希望我早十年領悟這些, 不過看到一堆人到現在還自以為能贏大盤 我就覺得我還可以了
我根本沒說fired啊 我一直說是coast fired簡單是方法簡單,難的是心態。這串不就一堆人不能接受all in ,更別提槓桿。另外老實講醫師對coastfired已經夠不利了。現在年輕住院醫師薪水7-8萬,科技業動輒200萬,科技業投資更快coast。但要注意本業跟電子股重疊不宜太大覺得信貸22倍很死的真的有去問過嗎?我朋友金融業,也是超過22倍哦。不過醫師利率低不否認。
作者: psychoPass16 (玄) 2025-02-08 00:44:00
推前半部分,可以去搜尋查理·蒙格的第一個十萬美金,我認為就算達到目標也應該持續買入,直到真正退休才停下來XD
作者: PureAnSimple (PureAndSimple) 2025-02-08 00:53:00
有人以為自己在看一個方法,但其實你們是在聽一個故事,因為你們連檢驗一個方法是否有效的方法都不知道。iykyk 嘻嘻
主要想分享的是coast fired+ life cycle的概念。老實講就算不貸款也不會怎麼樣。講更核心一點,我的理念是「重壓指數遠比輕拿個股安全跟好」重點只在這個。至於要幾倍槓桿每個人狀況不同我總不可能月收3萬到10萬各寫一份攻略吧。其實正常工作5萬up ,貸150萬真的不難當然你們要說有人要學貸 有人只有3萬,那也是正確的。不過我們都清楚疫情通膨後,台灣薪資其實畢業生要5萬,並不是什麼pr99的事情
具體案例:23退伍上普考公職月收5萬,學貸46萬,信貸只能借到70萬,還借不到無擔保上限80萬。建議分享要有憑有據比較不會讓人嘴
我有空再發一篇年薪60萬的,我其實也蠻好奇60萬多久能coast剛剛拉了一下計算機。年收60萬,月支出2.5萬畢業新鮮人,畢業第一年存60-2.5*12=30,第二年貸22倍上限110萬,年化報酬8%通膨3%安全提領率4%,月還款1.5萬,每個月能存5-1.5-2.5=1萬。60歲退休,這樣coast fired年紀=32歲確實比較晚 但不是沒可能這是薪水完全沒漲跟沒學貸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