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tpcgov (新北市政府)
2025-02-11 19:00:21原文標題:
川普關稅威脅 金融時報:台積電可能讓先進封裝赴美
原文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502110299.aspx
發布時間:
2025/2/11 18:14(2/11 18:25 更新)
記者署名:
綜合外電
原文內容:
台灣經濟部次長江文若今天抵華府。巧合的是,台積電董事會首度移師美國召開。江文若
與美方官員會談目的與台積電董事會主軸類似:將美國總統川普加徵關稅計畫的威脅降到
最低。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川普熱衷於興築貿易壁壘,世界各國政府
與企業忙於因應。不過針對這個議題,幾乎沒有像台灣及台積電那樣利害攸關的。
川普曾表明,他不會像前總統拜登一樣,為了讓企業遷回美國而補助數十億美元,並稱外
國晶片製造商「需要的不是錢,而是誘因。這個誘因就是,他們不會願意支付25%、50%,
甚至100%關稅」。
川普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立場同樣令台灣及台積電很不放心。他
上個月在任命聽證會中表示,台積電「利用」美國奪走晶片生產,「我們太依賴台灣,我
們必須讓…生產在美國」。
這種情緒正中台灣缺乏安全感的要害。台積電在全球尖端晶片生產的領導地位被認為不僅
確保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也確保華府力挺台灣對抗中國併吞威脅。
科技產業專家表示,華府可能以關稅逼迫台積電將多數業務移往美國的想法不實際,植基
在對晶片產業無知的基礎之上。
亞洲私人投資機構TriOrient Investments副總裁奈斯泰德(Dan Nystedt)說,儘管去年
台積電約70%營收來自北美,但「(直接)出口到美國的晶片屈指可數…多數會先運到中
國、印度等地,置入iPhone和伺服器內,然後再運到美國」。
川普作法也令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安。台灣晶片設計龍頭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上週向投資人
表示,公司正就美國關稅可能影響在進行模擬,但其衝擊「非常難以預測」。
台積電管理層面臨著必須兼顧各方的微妙權衡,一方面必須說服川普履行拜登政府的補貼
承諾,使其亞利桑那州投資計畫可行,與此同時,台積電高層認為,將過多生產遷往美國
將削弱其商業模式,而且在台灣政治難度太高。
台積電經理人認為,無論是將研發部門遷至美國,還是在美國設立平行研發機構,都不是
選項。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折衷,台積電可能加速先進製程移到亞利桑那州廠的進度,也可能承
諾擴大投資。
台積電位在亞利桑那州的首座晶圓廠正在量產4奈米晶片,比台灣量產的最先進製程落後1
代。台積電已經承諾2028年將2奈米製程轉移到美國,約比台灣開始生產的時間晚兩年,
並計劃於2030年前讓亞利桑那州第3座晶圓廠上線。
知情人士表示,台積電董事會也可能決定在美國建置先進封裝產能,這是生產最先進晶片
的重要製程階段,台積電目前仍留在台灣。
這一方面將會加碼台積電對美國的承諾,台灣作為台積電全球晶片製造核心的地位也得以
維持。
觀察人士認為,台積電美國客戶必須協助說服華府,強調這些作法足以證明擱置半導體關
稅具有正當性。奈斯泰德說:「(晶片關稅將使)蘋果(Apple)、輝達(Nvidia)和其
他晶片設計業者首當其衝。」
心得/評論:
這則新聞凸顯台積電在美中貿易角力中的關鍵角色,以及美國對於半導體供應鏈的戰略考
量。川普政府若以高額關稅施壓,可能對全球科技產業造成巨大衝擊,特別是蘋果、輝達
等美國企業也將受影響。台積電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在美方壓力下維持競爭優勢,同時確
保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地位。未來,美台產業與政府間的協調與談判,將是影響
全球科技格局的重要觀察點。
台積電在未來幾年將面臨多重挑戰和機遇,尤其是在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及美國政府的
半導體政策方面。若美方加徵關稅,台積電的全球供應鏈可能遭到擠壓,尤其是對其美國
客戶(如蘋果、輝達等)的影響不容忽視。
然而,台積電仍有機會在這場博弈中維持競爭力。透過加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投資,並
在技術層面持續領先,台積電有望加強與美方的合作,減少貿易壁壘帶來的負面影響。此
外,若台積電能夠在美國建立先進封裝產能等製程能力,將有助於其擴展在全球市場的影
響力,並強化其在美國市場的根基。
總結來說,雖然面對政治與貿易的不確定性,台積電未來的發展仍可能借由調整策略與加
大投資來維持領先地位,但仍需謹慎應對全球半導體市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