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券商複委託手續費都不高,
以國泰為例,
手動交易不論金額收3鎂/次,
定期定額才收0.1鎂/次。
假設上班族每月3萬台幣定期定額,
一年總手續費也才1.2鎂,
如果用海外券商,
存夠一年36萬台幣再電匯海外券商,
電匯費也要800-1200台(25~35鎂),
而且在長期向上的市場裡,
等存夠一年再電匯買股,
不就等於錯失一年股市報酬了嗎?
海外券商是不是僅適用於頻繁交易的投資人?
或是資本大到一定程度的擇時投資人?
作者: trashcan0512 (嗯嗯) 2025-02-19 16:49:00
盤前夜盤不能買 然後國泰川普選上時我賣不掉 馬上賠4.5%後來又有一次當機買不到 多花4.5%左右買大樹守衛你還敢用
電匯費firstrade補貼給你 阿呆才用複委託收手續費
我完全不懂用複委託幹嘛IBKR還能開聯名帳戶,除非兩個聯名人都突然意外死才有其他家人需要去美國打官司證明身分取回遺產的問題複委託一堆股票不能買,手續費又貴,盤前盤後不能操作看著股票財報後從-10%到-50%乾瞪眼瘋狂進出的用國內複委託賺太多還要繳稅複委託只有真菜雞跟真神人適合用另外我沒用過國內券商複委託,國外券商功能齊全,能做期貨選擇權IBKR我打一個買單還能同時附上止損單大量買單還能分散買入,國內連台股功能都超爛了我不信能做到這些功能一堆吹複委託的有沒有真的研究過國外券商買股票多EZ,成本跟風險低多少。光我一個買賣單配上例如止損/停利單或是分散價位買入功能就碾壓複委託那些連盤前盤後都不能操作的垃圾了
看你買什麼。都買aoa vt vti這類複委託就可以了
美股一堆財報都在盤後,財報出來有的可以當下追漲或止損。當你投資的標的出現重大事件,你可以在-10%、-20%時果斷盤後或夜盤止損或者設定價位警示。國內複委託就等開盤-50%開始賣,人太多還會當機然後裡面還有一堆不會玩的裝高尚,人家在討論複委託跟券商,還有人在推指數。就算是買指數ETF國外券商成本跟方便性跟多樣性也都是碾壓愛當指數教可以,自己當好就好,不要連討論平台好壞都在那邊我指數最厲害你們玩個股都韭菜買賣進出本金很大時還會面臨繳稅問題
差距是比較小了 國內券商也不是笨蛋 想吃下就得更優惠
贏很多時如果海外券商有很多技巧可以合法不超過,用複委託就清清楚楚準備收入繳到高級距(很會玩的話,不過很會玩的我真的想不通怎會用複委託墊高成本)
以前複委託貴啊 反過來說 要不是一堆前輩去開海外券商 你覺得國內券商有什麼誘因降價??至於現在還在用海外券商也很簡單 用習慣了不想改啦戰爭關係不是應該開海外銀行嗎海外券商和銀行是兩回事 不是所有券商都像TD可以開Checking account的 券商是券商 銀行是銀行...
ft丟一筆進去買買賣賣 每週加減賺一兩百美很好玩欸
跨國銀行拿國籍當理由凍結客戶存款 以後生意還作不作 如果有明確制裁的就算了 不能只因為國家政權不穩就凍結客戶存款 想太多了啦這世界從來就不缺戰亂 所以你的問題不用憑空臆想你查一下科威特被攻佔之後居民在瑞士銀行還能不能提
作者: trashcan0512 (嗯嗯) 2025-02-19 19:59:00
說個笑話 台灣金管會會保護台灣投資人
美股我推IBKR,我跟老婆開聯名帳戶,突然有意外老婆可以操作帳戶+拿資產操作上IBKR盤前、盤後、夜盤即使是小眾股小成交量股都常常能滑價不大成交買單還能附上止損止盈單,不用等買到才操作,掛一個自己技術點位分析範圍的價碼+止損+止盈,輕鬆去睡無壓力用過跟稍微做點功課都能知道海外券商無論安全性、便利性、可進性、專業性還有成本、稅務等等考量都是碾壓複委託能討論這麼多真心覺得不簡單。。。到底有多少人沒有認真用過海外券商、認真研究過功能跟法律就來「分享」經驗的樓上這個結論真猛,要不要分析一篇「看到覺得不順眼的支持什麼,想必結果就是跟我想的一樣。」可以跳過所有客觀事實,變成兩邊都說「你爽就好」那真的不用討論,各自覺得爽、各自覺得另一方白癡,這樣下結論最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