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推文內總會寫一些有關備份的東西
也因此偶爾會收到私信詢問
所以就把重點整理一下發一篇了
有錯請鞭
***
一、有關於硬碟的保固
對於硬碟的保固要有一個認知,他只保"硬體"不保"資料"
不管你裡面資料多重要
送去就是一顆良品同型號同大小,"空空"的回來
所以,很多人問硬碟該買哪一牌好
除了送修的方便性跟保固的長短以外
其他對於"資料的保存性"完全沒有差別
只要遇到一次,壞了,就是全毀
甚至還有買新的然後把舊的資料"剪下"到新硬碟結果直接陪葬的鳥事
原本資料不會有事的都自己送上天了
"與其買特別貴的品牌,不如買兩顆來得安心"
二、有關於硬碟的損壞
要知道硬碟損壞這種東西是物理邏輯性的
也就是說,沒有只壞一部分這種事
所以今天買了一顆3T的硬碟,分了DEFGH槽
請不要以為把D槽拿來磨就可以保有EFGH的資料
也請不要以為把分成DE槽,然後把資料弄成DE兩份就叫備份
"然後也請不要把手機/相機內的相片 剪下 到硬碟放置叫作 備份"
只有分開的兩顆硬碟,才叫作備份
三、什麼是異地備份
正常來說,硬碟只要有兩顆就沒問題了
除非真的倒楣兩顆一起弄壞
但是異地其實就是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去除壞軌的因素
硬碟也有可能因為人為or電源問題損毀
如果Power爆衝,或是整台機器摔到地上等等
也都可能一起帶走唯二的兩顆硬碟
因此才會提到"完全分開的系統"的兩顆硬碟來備份
就是為了去除各種天災人禍
當然這就要看個人空間和金錢考量了
四、什麼是RAID?
RAID有分 0 1 3 5 7 ....等等
一般備份上提到的RAID一般是指RAID 1
當然如果你會想組RAID 0 or 3 5 7等等的應該也不需要看這篇文章了
RAID1嚴格來說是備援而非備份
是讓平時經由SATA線寫入的資料,在兩條SATA線上同時進行
也因此,兩顆硬碟的資料會完全相同
天生的限制是,Build的容量以最小顆的為準
另外一般而言資料是寫入後回傳成功才叫結束
RAID1需要同時接收到兩顆硬碟的成功訊息才算完成
因此理論上校能會比一顆硬碟時稍慢一點
但是好處是在系統上他可以即時交換
因此RAID1大多用在不能停機的系統替補上,而非資料備份上
五、什麼是同步(Sync)?
同步(Sync)和RAID很像,是讓某一個指定來源的資料備份到目標地區
和RAID不同的是,Sync是之後才掃描所有檔案並比對大小和修改日期進行更新
缺點是會佔用多餘的效能,等於兩件事分開作(先寫一顆,一段時間再寫另一顆)
優點則是相當自由,不一定要成雙成對,也不一定要同大小(但要夠空間)
另外Sync的好處就是,在時間差之內可以找到上一版本的檔案
由於RAID1是同時的,所以和一顆硬碟一樣沒有反悔的餘地
只要覆蓋了刪除了就找不回來
但是Sync要設定時間差,從10分鐘到一小時不等
也就是說在這段期間內備份目標的資料還是舊的,你有一段時間可以及時找回來
缺點是Sync並不能作系統備援
除了可能會有各種讀寫權限問題以外
也無法在系統出問題的時候即時替換,至少還是需要關機處理
以一般使用者來說,會建議使用Sync而非RAID1
除了硬體設置的問題,還有時間差的問題,經費也可能是個問題
六、什麼是NAS?和USB外接盒有什麼不同?
NAS全名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大體來說你可以把他想像成外接硬碟盒是沒錯的
但是NAS的優點
先撇去內含的許多額外服務以外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據有省電/穩定/共享的功能
如果你有一些資料,必須要同時讓兩台電腦以上共享
就必須要使用NAS
USB外接盒就算可以共享,插著的那台電腦也需要一直開機
就省電跟硬體損耗來說,通常會使用NAS代替
再者,NAS本身內建一定程度的系統,使用網頁管理
除了通常內建RAID功能以外
也可能內建FTP/BT甚至Http/SQL等服務
但就硬體CP值來說,一台兩萬多的NAS大多買到的是雙核等級,RAM也不高
這個價格可以買到一台不錯的電腦,也可以作其他的事情
此外NAS有其硬體規格限制,一但Bay數或TB支援度不夠,幾乎等於要重買一台
電腦可以經由更換晶片or擴充卡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有興趣的人其實可以使用電腦自己DIY
七、硬體配置
1.通用型
(費用:原價)
PC
C(系統)
D(資料)
毫無備份能力
2.同步orRAID型
(參考費用:5K內。多一顆硬碟,可能需要軟體orRAID卡的費用)
PC
C(系統)
D(資料)
>作Sync或RAID1
E(備份)
據有初步備份能力
一般使用者至少要有這種等級的配置
C槽+兩顆1T硬碟應該不過分,放相片也綽綽有餘
回憶無價...有些東西是沒辦法回去再取得的
如果連這點程度都不願意處理
個人是覺得根本不應該哭訴重要資料讀不到該怎麼辦
3.異地備份型
(參考費用:1W~1W5。多一台電腦+Switch的錢)
Switch
/ \
PC Server(24H開機or同時開機)
C(系統) C(系統)
D(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