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當年還是個小大一的時候,
由於在MSN上跟同學聊天打字的速度太慢,(一分鐘約20~30字)
常常同學打好幾句話,我才打完一句話,
於是下定決心砍掉重練,改學拆字輸入法,
寒假回家買了本倉頡輸入法教學手冊,
從頭到尾翻一遍,然後練習讓手指頭熟悉字根在鍵盤上的位置,
開學後跟同學MSN聊天,
即便人家打了十句話,我只來得及打一句,還是咬著牙繼續用倉頡打字,
現在,我在電腦上的打字速度,最快可以達到67字/分。
可是一旦到了行動裝置上,
由於倉頡拆字,最多取到五碼,
所以在手機跟ipad上打字就明顯慢很多,
慢到前陣子,如果旁邊沒有人,就改用語音輸入法,
可是在專有名詞或簡稱上,語音輸入法也常常判斷錯誤,
都要自己再點到中間手動修改錯誤的字或詞匯,
也是一樣快沒多少。
直到剛才,
我在找看ipad上能不能自行安裝取比較少碼的快倉輸入法 才發現,
原來 速成輸入法 就是只取倉頡輸入法首尾兩碼 的 簡化版倉頡!
那我這十多年來,
如此艱辛的在手機跟平板上用五碼倉頡打字打半天到底是為了什麼?!!! <囧>
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