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不論屠戮之後的名聲到底會不會好
為什麼李信的態度好像第一次看見這種事一樣?
故事到現在李信早就不是什麼雜兵
而是指揮官等級了 真有可能沒遇過這種事?
現在情況是兩軍對陣+戰事膠著
找到敵國的村落會怎麼"處理"呢?
那可不是現代或是近代這種資訊可以快速傳遞的狀態...
1.派軍守著這個村落?
戰爭還在打 為了一個村落分兵? 如果之後還找到別的村落一樣分兵?
2.全部俘虜?
戰爭還在打 帶著一群累贅行動外加還得給他們吃?
3.不屠但是搶他一陣?
真搶光了村民也不一定活的下去
更不要說活人會說話 誰能保證村民不會跑去通知敵軍?
戰爭中 "敵軍曾經經過這裡"<=這種情報重不重要呢?
4.三光 殺光 燒光 搶光
敵軍少了據點 我軍獲得補給
就算該村落一窮二白 我軍根本搶不到什麼東西 讓敵軍少掉一個據點也是優點
那種時代的將領會選哪招呢?
至於名聲好不好聽什麼的
那是"戰勝之後"再考慮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