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晚安,吉祥。
我自今年四月,開始養成每天做晚課迴向的習慣,
迄今,已有半年了。
在正式接觸佛法前,我一直自認為是個謙虛,善良的人,
但隨著每天不斷的晚課,
最近,心中開始覺察到自己的我慢心,其實是很重的,
每當睡前反觀一天的行止,而發覺有不合於法的行為,或失言時,
總是難免懊悔,
然而,在行為或言語的當下,卻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或者,就算嘴吧上不說,但心理總會有一些想法跑出來,
而影響到原本清淨的心。
就舉今天的例子來說:
ex:
下午出門溜狗時,遇見一個婆婆,拖著一大包垃圾,正準備丟到垃圾車上。
但那包垃圾很大包,看那位婆婆很吃力的樣子,
於是,我們就上前幫他把垃圾推上去。
此時,我家的狗狗剛好要便便,
便便後,我們就把他的便便用報紙包起來。
正準備丟到一邊的垃圾桶時,那個婆婆就開口了:
ㄟ,可不可以不要丟這裡阿!
重點是,那垃圾桶又不是她的。
當下,自己的瞋心就生起來了,於是就跟朋友說:
那種人,虧我們還幫他丟垃圾,啐....
哇,現在想想,真的很為自己當時的言行感到羞愧,但當下真的很生氣,
無法控制自己。當自己被忤逆時,那種瞋心一下子就會跑出來。
而且,我發現現在自己對於瞋心生起時的感受,
要比以前更具體,更強烈。
但同時,在生氣的當下,我體內似乎又有另一個客觀的人,
正靜靜的觀察我的情緒反應。這種感覺,好奇怪阿。
又一例子:
偶然看到網路上,有一個網站,是關於十七世大寶法王的,
但其中,我看了他的照片,根本不是法王本人,不知道是哪來的人,
想假借法王的名義,不知道又要做什麼不好的事!
看到他隨便援引上師的名義,真的另我有點"罣礙",
很想寫信去"糾正"他。
雖然這次,我終究沒寫信怒罵,但我無法欺騙我自己,我的確因此而不高興。
諸如此類,種種情狀,族繁不及備載。
因此,想跟各位請益,
如果大家遇到生活中的類似事件,將如何轉換自己的想法呢?
而能讓不清靜的想法,根本無升起的機會。
有沒有一點具體的說明,或感想可以分享?
或許慈悲可以解決,但總覺得一時間,很難對這樣一個人(如那個婆婆)
升起慈悲心。
再者,又覺得金剛經好抽象阿,就算道理能懂,但道理與具體的實踐間,
仍有出入。而這又要如何具體化到日常的生活中呢?
感謝各位的回覆。
祝大家 佳節愉快
一個困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