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殘酷的慈悲,拒絕商業化的放生(聖嚴法師넠…

作者: unknown (ya)   2009-04-25 18:43:44
當放生活動和商業行為掛鉤,經媒體披露之後,社會各界包括佛教界,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各方人士議論不斷。有人矛頭指向商人,有人卻將責任歸於佛教徒貪生求壽的動機上,
有人甚至主張佛教徒不應再有放生活動,因為現代野生環境不比從前。到底佛教徒該不該
放生呢?不放生又如何?如果要放生,將如何杜絕商業行為介入放生活動呢?
商業化放生活動應該停止
 對於這個問題,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聖嚴法師表示,佛教徒當然可以放生。今天放生活
動弊端叢生,令人詬病,不是放生本身的問題,而是方法上的問題。放生在佛教觀念上來
講,本來就是一種值得鼓勵的事,但是一切講求隨緣,無須強求-今天如果有人遇到了野
生動物本來就在野地生活得很好,不小心被捉到了,你買下來放牠回去,這是一種功德。
如果是為了放生而捕生放生,那這是殺生而不是放生。
放生活動有一定存在意義
放生真的不適合現代佛教徒了嗎?聖嚴法師表示,放生的本意是好的,目的也是要啟發增
長放生者的慈悲心和對眾生的救濟心。由此看來,不論什麼時代、環境,放生活動有其一
定的意義存在。而且對於佛教來講,也有相當深遠的緣起。聖嚴法師所著《學佛群疑》中
有提到,所謂放生是基於眾生乎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輪迴生死的因果觀念。古人云:「吃
牠半斤,還牠八兩。」如果能夠既戒殺又放生,當然功德倍增,此等感應靈驗的事例,史
不絕書。聖嚴法師在《學佛群疑》中舉了兩個例子:一九七四年,越南淪陷於共產政權之
後,向外流亡的難民一波按著一波,其遭遇有幸與不幸。有的未及逃出越南境內:又被抓
了回去:有的在海上漂流,葬身魚腹:有的雖然逃出越南,但無收容之所,甚至被遣送回
去。
救濟溺蟻轉夭為壽
不過,根據逃亡成功的難民所述的經驗,如果達不成逃出越南的目的,可以請國外親戚或
難民自己買馬或魚類放生,只要一次或兩次就會見效,順利成行。另外,在《雜寶藏經》
卷四記載:有一沙彌的師父見他七日之內壽命將盡,要沙彌返回俗家,七天之後再來,但
沒有說明原因。沙彌在返家的路上,看到一處池塘缺口,池水灌入池邊的蟻巢,眾蟻慌張
奪路逃生。但是螞蟻逃生的速度那有池塘缺堤那麼快速。眼看無數螞蟻即將淹死,沙彌就
用自己的裝裟包上土,把池塘缺口堵住,救活了所有的螞蟻。過了七天,沙彌在俗家玩得
無聊,又回到他師父跟前。師父一見,覺得驚奇,問他這幾天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沙
彌以為師父說他犯了戒做了壞事,非常恐懼,答說什麼也沒做。師父是羅漢,即用天眼觀
察,得知地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那就是救起被淹的螞蟻。後來這位沙彌轉夭為壽,得以
長命終老。
 上面二則故事,雖然說明了放生在佛教觀中有著相當價值的意義和功德,但是放生最怕
的還是強求形式、效法古人。聖嚴法師強調,放生本質沒有錯,如何放生才是重點!
考察生態保障生命
既然,放生本沒有問題,那麼要如何放生才能達到慈悲護生和脫離商業干預的目的呢?聖
嚴法師以農禪寺目前和木柵動物園合作的情況作一個例子來說明。法師說,對於一些無處
可歸或不適應當前環境的鳥類,農禪寺提供一筆經費,請動物專家在木柵動物園設立一個
鳥園來照顧這些鳥類,因為有專家專業的照料保護,真正對這些生命有相當的幫助,不需
要去買鳥類再放至野外,如果鳥類不適應野地生活,反而傷害了鳥。所以,聖嚴法師表示
,放生,需要知道生物的來源,這是很重要的。類似農禪寺與木柵動物園合作的方式,關
心放生及生物的人土可參考研究。除了動物園外,國家公園也可以做類似野生動物保護區
這樣的設施,來提供野生動物有真正的棲身之所。
 聖嚴法師表示,自然環境的限制使得放生運動越來越困難,這是事實。不過,放生的精
義在於當下放生的念頭。如果希望被放生的生物能夠延長壽命的話,我們必須盡到研究、
考慮和照顧的責任。比如說,要放鳥類,就先得考慮放什麼鳥?在哪兒放?什麼時候放?
才比較安全有效。放生魚虌水族,也當首先研究考察牠們的生態、習性和來源,然後選擇
適當的時機,放到我們覺得最安全適合的地方。
聖嚴法師接著表示,如果為了佛祖誕辰或各種祭典而購買生物來放生,不但不是一種功德
,反而是一種罪業。身為正信的佛教徒,應該注重放生本質所呈現的慈悲增長內涵才對,
千萬不要只是刻意維護形式上的活動,而落人商人的圈套,惹來罪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