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看討論的很熱烈,就順便把原本的 Podcast 加速聽一聽了。
單就這個 Podcast 的感想,我覺得康康來放火的。
他完全沒 Get 到別人的肚爛的點,還一直戳。
回過頭來,Mike 這次上來講的東西,其實不外乎就圍繞「服務」。
但說真的啦,安全帽是不是會需要服務的產品? 本就有點微妙。
就推文跟回文看一遍,我比較想知道大橋除了 PFS 以外的服務是...?
黏個膠條都要送日本處理,然後靠北運費很貴。
我可以明白跟你說,要是我當消費者會更想靠北浪費時間。
都能當第一個有 SHOEI 認證的海外 PFS 技師了,結果這東西沒辦法處理?
那大概其他配件包含鴨尾、進排氣口,大概也不用期待了。
甚至看很多回覆是連耗材也不屯,那還真的不用說什麼服務。
而 PFS 這東西確實有一定的價值,但它的獨特性其實是逐漸下降的。
這東西說白了就是墊海綿去客製化,而 SHOEI 的 PFS 就是有套 SOP 去處理。
透過特殊的儀器去丈量,取得一個大概的數值,再去微調。
不過特殊的儀器其實也就是方便量頭部尺寸的尺,不是什麼 3D 雷射掃描這種高科技。
所以有丈量的誤差或者沒辦法完全反應頭型很正常。
所以微調反而才是重中之重,但它很微妙,太吃技師與配戴者間的溝通了,
畢竟帽子戴進去哪邊不舒服只有配戴者知道。
所以推文有人遇到一次沒調整好,其實我覺得反而是正常的。
這有點類似調整避震,體重給了能抓個大概基準。
但實際上還是要上路後回饋感覺給技師,才能下一步去最佳化。
而這最佳化就是可能需要反覆不斷去調整,所以非常花時間。
其他品牌的作法,不少是直接讓調整的部分回歸配戴者,一整包海綿隨帽附贈。
有需要自己去調整,沒有需要就當預備用。
事實上,一樣有提供類似 PFS 服務的 Arai,也是這麼建議的。
畢竟都沒不舒服的話,幹麻反而跑去調整?
說真的,其實我比較期待 Mike 談到一些真正成本面的東西。
商業祕密不太可能講太細節,但至少能提一點簡單的東西當科普也好,可惜沒有。
整個 Podcast 更多就是訴苦自己賺得辛苦、賺得不多,說真的,這誰會想聽阿?
要說你賺得辛苦、賺得不多,但一點佐證的東西都不提,當然覺得在賣乖。
好了,Podcast 的部分大概講完,接下來分享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首先,Mike 提到 SHOEI 的現任會長決定要斷掉日亞的供貨。
因為很好奇去查了一下,現任社長 石田健一郎 是 2016/10/01 上任。
而日亞被斷掉大概是 2019 年左右,所以看起來也不是一上任就決定要斷掉。
不過還是必須要講一下,代理商看到原廠自己直送該國且更便宜,去抗議蠻正常的。
這部分 Mike 倒是沒講錯且有理,「他抗議一回事,原廠要不要聽他不能決定」。
反而後來 Webike 會轉址比較耐人尋味,但我更傾向這是 WebikeTW 去靠北就是 XD
所以這點其實我反而不會想去說大橋什麼,畢竟如果我是代理,大概也會這麼做。
其次,比起服務,我還是更想知道,台灣版本 X15 為什麼跟中國版本一樣。
驗過該國法規需要的 CNS / CCC 沒問題,但 FIM 認證被拔掉了。
這一直都不曾有任何提及或解釋,有無 FIM 認證的版本會不會有價差,應該是有吧?
要談論服務值不值得價差之前,這可能是更要先解釋的問題。
畢竟日本的水貨就是有 FIM 認證,台灣跟日本買到的 X15 就是有差。
最後,其實我還蠻認同某篇說的。
大橋會被戳成這樣,很大一部分是高調,但這高調是必然的。
畢竟 Mike 接手後的策略就是行銷放滿,曝光度拉到最高,效果也確實不錯。
SHOEI 現在的成功,一部分是 Mike 在行銷上確實有他的一套。
另外一部分就剛好吃到 Marc Marquez 紅利。
說真的,大橋什麼行銷都不做,大概也能靠這紅利保底一定的銷量。
況且水貨問題也不是現在才有,只是近期日幣太低才又無限放大罷了。
不過美金計價這問題大概也是真的,只是 Mike 你自己 Podcast 內都不提,怪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