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式」超級英雄電影:創作與評價都難
《美國隊長 3》敘事上簡明暢快的優點,到底應歸功於背後為整個 Marvel 電影世界操盤
的總舵手,還是《美國隊長 3》的編劇與導演?倘若將來兩集《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大獲成功,我們回頭再看《蝙蝠俠對超人》,又會否覺得其鋪墊得宜,如今的批
評都變成他日觀眾眼中的優點?
陳廣隆
《美國隊長 3:英雄內戰》終於上畫,票房和輿論一片大好,預料不久即可壓過起初頗獲
讚譽、後來卻批評者眾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
Marvel 對 DC 曠日持久的電影大戰,前者再勝一仗,可是戰事尚未結束,要到2019 年兩
家公司分別推出現階段計劃的最終作品,方知真正勝負。
超級英雄電影當然不是新事物,即使不說 1930 年代流行一時的《Flash Gordon》系列,
1980 年代的《超人》系列、1990 年代的 4 部《蝙蝠俠》,都是影迷耳熟能詳的作品。
一直以來,我們以為超級英雄電影不過是動作片的分支,不同者只在於超級英雄電影有漫
畫故事為本,揉合了希臘神話、西部片與科幻片等元素,角色早有大量粉絲基礎而已。
但到了千禧年後,當超級英雄電影的體系愈來愈壯大,特技、宣傳、行銷等各方面皆愈來
愈成熟,人物和故事互相交疊,正如 Marvel 系電影已拍到 Phase 3,各部電影之間的關
係千絲萬縷,電影彷彿已不再只是電影,而是綜合多種平台共同運作的 franchise,傳統
的觀賞方式不得不改變。問題是,大眾觀賞和評鑒超級英雄電影的標準似乎仍相當遊移,
並未有固定模式,分析起來自然也教論者困惑、頭痛。
「連鎖式」電影成主流 入場前要做功課
「連鎖式」超級英雄電影的創作理念,是假定主要觀眾都是活躍的網民,會主動於網上找
尋、吸收資訊,所謂「做定功課」、「自行腦補」,並在觀影後討論電影未講得完整的地
方,弄清楚各部作品之間的關係。即使觀影前不會做功課的,在鋪天蓋地的宣傳、網絡雜
誌的鱔稿、社交網站的廣告下,理應也不會對故事和人物感到陌生。因此,編導在創作故
事時,不單可大膽埋藏數以十計的彩蛋細節,也可隨時穿插其他超級英雄出場。只要有網
絡,就不怕觀眾會「看不明白」。
這種網絡與電影的互動,最成功者當數 2008 年的《末世凶煞》(Cloverfield)。記得
那時候不少觀眾將其網上「病毒式行銷」(Viral Marketing)廣告,逐段逐段與電影故
事比對,猜想畫面中的道具或信息的「意義」。兩者互相豐富各自的內容,構成一個更宏
大的故事世界,就非常過癮好玩,比後來一眾超級英雄電影的「尋彩蛋遊戲」來得更早,
可以說是先驅了。
可是《蝙蝠俠對超人》一出,觀乎網民的評價,此一假定看來未必站得住腳。為了架接超
人與蝙蝠俠的時空、重構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的蝙蝠俠世界,《蝙蝠俠
對超人》前段花了不少文戲敘事,從蝙蝠俠的身世講起,復講到蝙蝠俠對超人力足滅世的
異能的疑慮,埋下兩人決鬥的種子,同時鋪墊正義聯盟各成員將來的出場。打鬥場面相對
較少,並不意外。不少觀眾並不賣帳,批評文戲太長,較為沉悶,這並不難理解。
但有趣地,也有不少觀眾表示難以跟上,不明白故事內容,例如蝙蝠俠沙漠夢境中那些背
後有翼的外星戰士的「含意」。此並非本文重點,不贅。然而,即使我們不明白這一節與
其他超級英雄故事的連繫,但蝙蝠俠的恐懼貫串全片,非常實在,單純視之為蝙蝠俠的惡
夢,其實也不見得太難以理解。當然,本文無意以偏蓋全,以少數網上留言為例作定論,
也非為反駁他們的說法,抬高《蝙蝠俠對超人》的評價。不過以上言論,確實教我們反思
——「連鎖式」電影應該怎樣定位(對應前作)、如何組織(跨作構成),才算編寫得好
?
《末世》系列評價不一 各自各精彩
說「失敗」也許太過,但連鎖式電影假定觀眾會樂於做功課,顯然並非人人認同的前設,
至少在香港似乎仍未是廣為接受的模式。超級英雄電影雖然是大熱潮物,但套套追看不見
得已成「主流」,觀眾往往無睇過前作,就像不久前上畫的《末世街 10 號》,故事和風
格揉合、玩弄各種驚悚片類型,同時又是《末世凶煞》的變奏延伸,多少要求觀眾先「做
功課」,雖然沒看過前作可能更有「驚喜」,但知道兩者的連繫畢竟更有趣味。
《末世街 10 號》在香港票房不算出色,大罵「中伏」的也不少,但在美國收入則相當理
想,目前票房已達成本的 8 倍,非常厲害。兩地觀眾認知上、觀影習慣上的分歧,絕對
會影響他們對電影的評價。例如要求觀眾事前事後大做功課,是否「不負責任」的編劇模
式?
Marvel 系列早已「入屋」 DC 仍需努力
假設我們從未看過任何超級英雄電影,第一次看就是《蝙蝠俠對超人》與《美國隊長 3》
,那《美國隊長 3》肯定較《蝙蝠俠對超人》更難明白,因為《美國隊長 3》牽涉的「前
傳」更多更複雜,沒看過的觀眾肯定看得一頭霧水,不易明白各路英雄的由來與恩怨。然
而批評《美國隊長 3》「唔知咩料」的觀眾卻甚罕見,反之讚賞其節奏明快、動作連場、
人物立場清晰描寫簡潔有力的意見,才是主流。Marvel 系電影明顯早已「入屋」,評價
遂「西瓜靠大邊」,DC 欲以《蝙蝠俠對超人》一舉挽回多年的劣勢,又或單以《蝙蝠俠
對超人》短短兩個半小時的篇幅達到 Marvel 經年的鋪墊(Phase 1 & 2 加起來逾 10 部
作品,還有電視片集系列),未免貪心。
但這樣的評價又引伸出另一個評鑒的疑問——到底我們是在評論整個電影系列的鋪排,還
是單部電影的內涵和結構?《美國隊長 3》敘事上簡明暢快的優點,到底應歸功於背後為
整個 Marvel 電影世界操盤的總舵手,還是《美國隊長 3》的編劇與導演?倘若將來兩集
《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大獲成功,我們回頭再看《蝙蝠俠對超人》,又會否覺
得其鋪墊得宜,如今的批評都變成他日觀眾眼中的優點?
「獨立作品」拍得好,組織「大龍鳳」自然變得容易,因其可省略不少交代人物與故事背
景的篇幅,但這樣的「大龍鳳」,看起來又難免像明星雲集的嘉年華、連續劇,以傳統電
影的評價方式而論,隨時可能落得內容淺薄、沒頭沒尾,或鬆散隨意、缺乏突破的罪名。
那又回到前面提到「連鎖式」電影定位和組織的問題了。本文並沒有簡單的答案,《美國
隊長 3》和《蝙蝠俠對超人》剛好是一對極佳的案例,讀者不妨細思一二。
http://goo.gl/781t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