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大顯神威》(1992)
今年適逢《蝙蝠俠大顯神威》三十週年。
1989年提姆波頓執導的《蝙蝠俠》一鳴驚人,黑暗詭奇的風格一反當時觀眾對蝙蝠俠影集
歡樂搞笑的印象,成功吸引大批觀眾進場,叫好又叫座。
https://i.imgur.com/RWQ6ICw.jpg
1992年的續作《蝙蝠俠大顯神威》波頓玩得更大,將自己的濃烈的個人風格和暗黑美學完
全揮灑在這部續集。高聳的哥德式建築、陰暗蜿蜒的下水道世界、慘遭生父母遺棄的畸形
兒、狡詐的奸商、被慣老闆剝削的女秘書,以及在夜裡扮成蝙蝠的私刑者。
電影裡每個主要角色都處於某種病態,善與惡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
https://i.imgur.com/lIhElCy.jpg
企鵝人因為悲慘的童年而對權貴階級心生怨恨,受到奸商麥斯的扶植下參選高壇市長,正
當主打悲情牌的他享受著成為眾人焦點之時,卻馬上被蝙蝠俠當眾揭穿背後的陰謀,讓他
的行為變得更加瘋狂;
瑟琳娜凱爾長期被老闆麥斯欺壓,受困於桎梏中不知如何是好,直到被麥斯陷害後,大難
不死反而成為貓女,才終於從世俗的枷鎖中解放,準備進行復仇;
而布魯斯韋恩是一個會在夜晚穿上蝙蝠裝打擊犯罪的富豪,在最後甚至願意撕下面罩,在
瑟琳娜面前坦承自我,表明願意放下蝙蝠俠身分和她一起離開。
https://i.imgur.com/L6I99ZW.jpg
蝙蝠裝低調的消光黑、貓女手縫的亮面黑皮衣,前者是隱匿自己,後者則是解放後的高調
登場。
這幾個角色都有著破碎的心、都基於自身的生命歷程而戮力想對抗他們心中認定的不公不
義,很難分辨誰對誰錯,他們就在這樣的模糊地帶間遊走。
提姆波頓的電影一直著重描繪「怪物」,這部片也能明顯感受到蝙蝠俠的影薄,這裡是企
鵝人與貓女的主場。看電影的過程中並不會想為蝙蝠俠加油喝采,而是同情著這些人的遭
遇。
https://i.imgur.com/Itrugy8.jpg
全片故事發生在飄著皚皚白雪的高壇。在經歷一連串的瘋狂與死亡後,空氣裡飄散著炸藥
的煙硝味和焦臭味,理應溫馨團圓的聖誕節假期卻瀰漫著憂傷孤寂的氛圍。
「總而言之,聖誕快樂。」在下雪的聖誕夜,阿福是這麼跟布魯斯說的。
這是一齣黑色童話,有著戲謔的舞台劇風格、詭異的角色外型,以及三個破碎心靈的交織
。對我來說,這是一部最黑暗的蝙蝠俠電影,直到現在重看還是餘韻無窮。
—
《蝙蝠俠3》(1995)
看完《捍衛戰士:獨行俠》,見到方基墨現在的模樣,不禁懷念起他年輕健康時容光煥發
的樣子。
《蝙蝠俠3》是他最活躍的八、九零年代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已故導演喬舒馬克在自身風
格和華納指定歡樂風的斡旋之間拿捏得宜的成果(只是聽說這部也有一個更黑暗的導演版
未見天日)。
https://i.imgur.com/DzK5pdJ.jpg
片中的高壇市和波頓、諾蘭、史奈德、李維斯的風格都不一樣,呈現出燈紅酒綠、五光十
色,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頹靡美感,也呼應了全片的整體風格。
在這個高壇,蝙蝠俠是受到眾人擁戴的英雄,當他現身時會有路人開心的大喊「是蝙蝠俠
!」;使用的道具與載具外型一如全片基調,和提姆波頓的前作相比顯得更誇張、漫畫化
,例如蝙蝠車的巨大尾翼、每樣道具都會有醒目的蝙蝠Logo;而第四集裡惡名昭彰的蝙蝠
奶頭其實在這集就出現了,只是還沒被放大檢視。
https://i.imgur.com/TyxGxbf.jpg
反派分別是金凱瑞飾演的謎語人跟湯米李瓊斯飾演的雙面人。前者詮釋的謎語人舉手投足
間都有股滑稽感和誇張的肢體動作,卻也能毫不留情的殺人跟炸翻蝙蝠洞,可以說是全片
的亮點;後者就比較可惜一點,以湯米李瓊斯的演技應該能輕易表現出這反派的雙面性跟
內心拉扯,不過劇本卻只把他塑造成情緒陰晴不定的瘋子。
https://i.imgur.com/DQiEQ9U.jpg
方基墨飾演的布魯斯韋恩在俊俏的外表下帶著一絲憂鬱、楚楚可憐的氣息。劇中以巨大的
蝙蝠作為他心靈創傷的象徵,根據導演一開始是想拍起源故事的說法,也可以理解為何會
在本集中安排這樣的場景,也安排妮可基嫚飾演的心理醫生試圖抽絲剝繭他的內心。
可惜這部分沒有更深入描繪,或許在那部我們看不到的導演版中能看到更多吧?
https://i.imgur.com/4nYPzfi.jpg
根據報導,《蝙蝠俠3》在1995年上映後就打破了北美首週末的開片紀錄,連導演本人跟
電影公司都難以置信,直到1997年才被《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超越,明顯是巨大的
成功。
這部片成功吸引各年齡層的觀眾買票進戲院,也因為歡樂風的嘗試行得通,才導致華納變
本加厲的跟導演要求「更多」,進而誕生了《急凍人》這齣核彈級的鬧劇。
https://i.imgur.com/ayPs4wI.jpg
現在回頭看這部片,老實說還不錯,熱鬧的場面跟繽紛瑰麗的視覺有別於近年蝙蝠俠電影
的基調,同時也保有一點提姆波頓的哥德美學,讓觀眾有機會看到不同面向的蝙蝠俠。
只是這種兼具了闔家觀賞取向和保留些許黑暗風的成功嘗試也僅止於這一次,後續這輛車
就被華納親手剪斷煞車線,奔向毀滅了。直到諾蘭的《蝙蝠俠:開戰時刻》才扳回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