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級的《星光大道》:進退兩難的台灣歌唱選秀節目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43883/
文:金曲講(個人業餘音樂部落格,自娛於流行音樂、歌唱比賽節目的分享與評論。)
華視歌唱選秀節目《星光大道》(前身為《超級星光大道》,後改名《華人星光大道》,
再改名《星光大道》)七日晚落下帷幕。無論是跟過去的自己相比,還是與近兩年成功聚
焦全球華人目光的各種大陸選秀節目相較,台灣的選秀節目在各種難以量化的關注度上,
確實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進」的難處在於,受限於萬惡的錢,如果期待台灣的選秀節目在一集相距大陸35倍的節
目製作費(聯合新聞,2015年7月29日報導)下,還能擁有同樣質感的舞台效果跟宣傳張
力,那是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但其實2007年《超級星光大道》(甚至以後的《超級
偶像》)引起萬眾矚目的時候,依賴的也不是絢爛的燈光與前衛的音響。歸根究柢,選秀
節目的精采,最主要還是靠參賽者的表演實力。
只是星光大道跟超級偶像舉辦了多年(而且一年還不只一屆),近兩年又還有《明日之星
》、《我要當歌手》等同類型節目一起在這個長不大的市場中重複消費與生產有限的素人
明星,除了造成觀眾的視聽覺與審美疲勞,最重要的問題還是歌唱菁英的消耗殆盡。這是
台灣選秀節目「進」的第二大難處。
然而,「退」卻也是為難的。一方面,選秀節目幫助素人打開通往歌手世界的門(只是跨
不跨得過去還需要考量很多條件),星光大道等選秀節目也確實產出過不少重要的歌手與
藝人,大家對於選秀舞台所建構的夢想大概還是很嚮往的;其二,台灣做為華語流行音樂
的重鎮,在這個唱片產業蕭條的「後流行音樂年代」,選秀節目無論是做為音樂價值與消
費的延伸,抑或做為唱片公司物色新秀、對市場試水溫的工具,還是有其無可取代之處。
於是,我們還是看到了《星光大道》。只是面對大陸砸大錢創造的舞台效果,星光大道如
果回過頭去跟八年前一樣,在一個小小的棚裡、靠著一個很單純的音樂舞台經營小人物感
人溫馨的敘事,恐怕已經不符合我們對選秀舞台的視聽覺想像跟期待。
但《星光大道》其實也努力要(說不得不也是可以)弭平製作費造成的差距。除了請來大
卡司的評審老師、跟上冠名播出的潮流,節目中評審按燈的模式、舞台上的布幕、選手演
唱時主持人在舞台側邊對著鏡頭發表評論的剪輯等等細節,其實都有大陸跟國外大型選秀
節目的影子。只是礙於各種因素,這些呈現在星光舞台還是顯得很不大器,有時甚至略顯
粗糙(比方評審按燈前的配樂,幾乎製造不出什麼緊張的感覺),但是付出去的原始特色
是也要不回來了,這種舞台質感上的不著邊際,是《星光大道》另一個進退兩難之處。
有些調整是可以跟製作費沒有直接關係的。比如說節目畫面的色調,台灣的節目總是顯得
五彩繽紛。相較之下,台灣以外的許多選秀節目在色彩上就單一許多,這除了可以讓舞台
中央的演唱者的主體位置更強烈地被突顯,也讓整個節目的競技感得以更嚴肅地被表達,
有些在綜藝節目中被大量使用來強化娛樂效果的大字幕,基於同樣的理由也應該被省略。
又比如說,在比賽的長短與節奏的拿捏上,台灣的電視環境似乎習慣將節目無限期延長至
它無法再錄製為止,所以歌唱比賽一般是每集只淘汰一到兩位選手,比賽可能好幾個月才
會有結果;且同一年內節目可能必須舉辦好幾屆才能充滿電視台在該時段的檔期。這跟國
外許多節目一年只辦一季,且一季節目在三個月內結束的節奏形成極大對比。
比如說台視的《我要當歌手》,2013年開播至今超過兩年都還未結束。也許過程中可以不
斷替換參賽者,但對於一個歌唱比賽來說,怠慢的節奏除了讓選手跟觀眾陷入疲乏,也非
常不利於節目懸念的鋪陳與競技感的敘事。
也許台灣的選秀節目並沒有真正從「綜藝節目」這個類型中獨立出來,才是它看起來進退
兩難的關鍵原因。本文以為它陷入困境,主要是感歎兩岸在選秀節目能見度上的此消彼長
。惟大陸選秀節目這幾年轟轟烈烈了一番,近期也盡顯疲態。或許再過一兩年,我們又會
覺得像台灣這樣的節目,才是我們喜歡的。
責任編輯:闕士淵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