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備戰實務:口說Q1/Q2時間控制方法介紹

作者: sonne1419 (Sonne)   2017-10-24 18:27:54
大家晚安,
我是SK2的Li-Yi
今天要來分享
"回答Q1/Q2時,
如何能控制時間、又不偏題?"
很多同學回答Q1/Q2,
都有時間超過、
或是講得太短、不夠45秒的問題。
因為他們認為,Q1/Q2題目事先不知道主題,
邊講邊想時,很難控制時間,又容易偏題,
就會產生害怕的心理。
其實不用怕。為什麼?
你可以設定回答的邏輯流程。
一種題型,一種特定流程回答。
這樣邊講邊想時,
每句話照著設計的內容範圍回答
透過如此,控制思路發展與時間。
而因為是設計邏輯,
不是設計用字,
聽起來不會有背用字的生硬感。
操作步驟如下:
1. 透過錄音了解你的語速。
45秒到底需要幾句話?
請找一題Q1/Q2來回答
(例: Which career do you prefer?
Actor, business owner, computer programmer)
用類似公開演講的感覺,
用清楚的語調和流暢度回答,錄音起來。
不管內容如何,句子不要長,
只要具有一組主、動、受詞,
頂多再加上兩三個字,就算一句
例如Yesterday, I read a book called Beauty and the Beast.
錄完後回放錄音檔,算一下,
45秒你大概講了多少句。
(你也可以唸下面的擬答看看)
2. 答案三部分(選擇、原因、解釋),
你要怎麼分配句數和解釋的方法?
假設你是一個用習慣用一個原因、
解釋用一個正例和一個反例的同學,
而且語速測出來需要12句左右的同學
可以這樣設計:
選擇: 1 /原因: 2/解釋-正例: 4 /反例: 4 結尾1
你還可以進一步去設計,每句的內容範圍。
設計原則是:
a) 例子要能證明,你的選擇能夠滿足原因
b) 解釋才是題目的重點,比重要大
c) 自認邊講邊想時,能夠照流程不費力的講出句子來
d) 原因不要太長/多(不然你證明到一半就忘了)
例如以下擬答裡的正例,
第一句先說了一次選擇,再稍詳細說明選擇。
第二句說,選擇以後,發生了什麼事情(能導致你滿足原因)
第三句講: 原因滿足了
第四句講: 原因是怎麼樣被滿足了?
選擇(1): I would prefer to be an actor.
原因(2) This is because I really want to be famous,
and being an actor can help me become more famous.
解釋
正例(4)To be more specific,
if I become an actor, I want to become an actor in Hollywood.
And then, if I work hard enough,
one day, I will become famous,
and people on the streets will recognize me.
反例:
(4)However, if I become a business owner or computer programmer,
I probably won't be very famous.
Sure, I might earn some money from my business,
or from the software that I design,
but I won’t get that much publicity.
結尾(1): That’s why I prefer to be an actor.
3.為不同的題型,設計一套回答流程。
或是同句型設計不同的解釋方式。
你也可以講一個別人或自己的成功故事。
通常講故事類的解釋,
有背景敘述和畫面感,內容較多,
且光舉出一個正例,時間就到了。
所以,這也是我們上課時,
一般會請同學優先練習的解釋方法。
4.練習同類型的題目,
都照著同個邏輯順序回答看。
練習幾次以後,你可能會發現,
講的時候,因為未知而產生的懼怕感變少了,
變的流暢、語調也能更注意了。
若你回答中的"原因",
能夠廣泛運用在不同的題目裡,
這樣例子發展又更容易了!
這些好的原因,
你可以參考我們其他口說顧問
(id:earnest, nvr2old)的文章
若有疑問,可以在下面推文交流!
作者: earnest (大衛)   2017-10-24 19:39:00
推分享!
作者: arcadze (大雄)   2017-10-24 20:00:00
推Li-Yi!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