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what up. 我是SK2的Li-Yi。
準備托福、出國的路上,你可能會遇到各種大小決定,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能幫助你決策的一個有趣概念。
很多人(包括我)不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難做的決定。
因為每個方案各有優缺點、而且未知的變數很多,
似乎很難判斷哪個結果比較好,於是反覆思量苦惱。
跟托福相關的,可能是要留在台灣還是出國、
要不要辭職準備托福、要申請哪個國家選哪個學校哪個科系、
要不要補托福,之類的。
若真的苦惱太久,何不丟個銅板來決定?
這不是在開玩笑,而是有實證基礎的XD
2013年的時候,經濟學家Steven Levitt設計了一個實驗
累積了眾人20,000個硬幣投擲實驗結果,得到兩個結論:
1. 做大決定時(如離婚、換工作),
不管是透過硬幣還是自我意志決定改變,
改變後通常比較快樂。
2. 做小決定(例如要不要減肥、留長頭髮),
不管硬幣是正或反,之後的快樂程度都沒差
我注意到這個實驗,因為上次(#1Q-Hb8Xr)
推薦了Levitt的網站Freakonomics.com
(用來練習ECHO和一分鐘口說摘要),
我自己也開始聽一些過去的幾期podcast。
其中一期裡,他解釋了設計這個實驗的起源,
是2011年時他在叫”Upside of quitting”的一集節目,
解釋了放棄的好處,播出之後到洪水般的聽眾回應。
有個聽眾是一位職業賽車手、贏過幾場比賽得到幾百萬贊助,
但還是在想人生的其他可能性。在聽完這集後,
決定離職回去讀書,在杜克大學唸完工管碩士後,
到美國能源署、規劃能源科技發展的建議。(但又想要換工作了XD)
事實上,這位先生自承,他和他女友,
不管大大小小事情,包括每天吃飯,都很難決定。
自從他們開始用猜拳或丟銅板決定小事後,
他們發現,太美妙了,為什麼不早點這麼做。
還有些聽眾,聽了那期,放棄了跑步生涯、
從IT部門轉換到伴遊業(!)、辭掉勞工部長的職位等。
Levitt就在想,有很多人都有做決定的苦惱、
想放棄自己現在在做的事情,
那他能為這些人們,提供基於實證的好建議?
所以2013年,他設計了一個丟硬幣的網站,
提供問卷給處在決定邊緣的人們。首先幾個問題,
先協助人釐清哪個選項有明顯的優勢。
若到最後你還是很難決定,這個網站就會幫你丟硬幣,
並且之後追蹤你決定後的生活。
結果就像上面講的一樣,
大決定,基本上是有做就會變得比較好,
小決定,做或不做都好。
(相關Podcast、研究數據限制與評論等,放在本文最下面)
我自己也常是有決定困難的人,
前陣子在徹底領悟這點後,
也開始用這個概念加速日常大小決定的進行,
剛好與這個實驗不謀而合。
更進一步,我自己回頭檢驗曾經苦惱過的決定後發現,
苦惱時間的長短,跟後來的結果並沒有太大關係。
老實說,一個事情的發展結果,因為有多變數,
也很難一開始就預測的到。
既然如此,與其花那麼多時間苦惱,
還不如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例如找一些配套措施、
確保這個決定能達到原先的目標,或是快樂的去過當下的生活。
和各位處在決定邊緣的托福戰士們分享^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