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托福該如何準備?110分心得與資源分享

作者: thcpuncher (thcpuncher)   2019-03-04 22:29:18
部落格有連結好讀版:https://bit.ly/2GVQ3BP 托福該如何準備?110分心得與資源分享
自從決定要出國就讀研究所後,我就馬上找了留學申請必須準備的工作。很快的,作為美
國留學生研究生三圍其中之一的TOEFL馬上出現在面前。然而,當時大四下的我,必須在
準備TOEFL的同時完成專題競賽、論文競賽、GRE、期中考、大專生研究計畫結報......
於是我希望以最快的時間盡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分數"。以下是我備考的方式與步驟,你可
以做些改變,也在TOEFL上獲得高分,並且順利申請留學、交換學生。
小提示:你可以將這篇文章當作說明書來使用。除此之外,如果你能體會其中的精隨,其
實所有標準化的考試,都可以採用這樣的方式準備。
你考得如何?為什麼要讀這篇文章來準備?
如果使用了這個方法卻沒能在考試裡獲得高分,那麼這種教學文章也沒有參考價值了吧。
因此在進入正文之前,先簡單介紹我的求學背景吧!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學生,從幼稚園
到大學,都是就讀公立學校,甚至不曾踏上美國領土半次(直到寫下這段文字都還沒有)。
應考托福的技巧與英文實力絕大多數都是自學而來。我在高二時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並
於2014年以學測滿級分的成績進入台大材料系就讀,其中英文科獲得93.5分。
大學的求學過程中,我從大一開始就持續擔任高中數學與物理家教,以淺顯易懂的教學風
格傳遞知識,獲得多數學生的好評。在過去四年當中我總共指導11名學生,曾經讓私立高
中、高二段考物理30分的同學在學測進步13級分,最後錄取香港城市大學;讓學測自然7
級分的同學,在指考物理獲得80分的成績,成功進入中央大學機械系。
在留學考試當中,我成功運用自己應考經驗與指導他人的應試技巧,在GRE獲得325分
(V155 Q170 AWA 4.0)、TOEFL得到110分(R30 L30 S23 W27)。現在,我希望將多年來考試
的秘訣與心得,透過TOEFL的準備過程分享給你,並且整理出準備這個考試所需要的所有
資源。
Step 1: 認識TOEFL
準備考試的前置步驟只有三個:認識題型、理解考試內容、熟讀評分標準
我想會進來這篇文章的人,理應知道托福ibt要上網報名上機考、分為聽說讀寫、每科各
30分、滿分120。然而標準化考試的評分方式遠遠比如此更為精準,不僅在題型的設計上
會遵守固定規範,給分方式也有一定的規矩可循。將資訊消化得越完整,在考場上越能發
揮得分技巧。
以下是這階段會使用的資源以及該完成的目標:
1. 參加edX的線上課程—TOEFL® Test Preparation: The Insider’s Guide
http://bit.ly/2SGKIzJ
或是看這個Video list
http://bit.ly/2SHjSaG
,這可以透過ETS所出的官方影片理解托福題型與時間分配,看完之後你會知道各種托福
考試的細節。
2. 花簡短的時間至少閱讀xination blog中至少(1)-(12)的托福考試概述,以獲得考試流程的 big picture。
3. 確認你的目標分數:我是參考這篇文章(http://toefl.zhan.com/rumen78821.html )的
方式,當初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剛好就是110分!這個分數在理工科的研究所當中,通常
是遠遠超出最低標準。
4. 要達到這個分數你可以錯幾題:閱讀和聽力的題數可以參考新東方統計的評分標準
(http://toefl.koolearn.com/20180622/825866.html )
5. ETS寫作和口說的評分標準
6. 最後有時間的話,可以自己上網尋找或是購買The Official Guide to the TOEFL Test
Step 2: 準備TOEFL
階段目標:確認實力、提升實力、練習練習再練習
【前言】
在此先推薦模考網站:小站TPO
在準備過程中,我在小站TPO花了約上百小時的時間,也利用小站寶貴的免費資源讓分數
提高不少,同時也熟悉ibt的考試介面。在還沒有做過模考題之前,你可以先由最新的一
篇TPO確認自己的實力。當然,只有聽力和閱讀會在最後拿到確切的分數,口說跟寫作就
是當作認識托福囉!
小站最大的功能,就是TPO的分項目、分學科模考。聽說讀寫在這個網站當中,不論是要
一起練,還是分開練習,甚至是分為藝術、生物、天文...等主題練習,都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畫面十分精美,只要連上網路就可以進行模考。
【Reading】
Reading section 總共要花多久,有幾篇文章呢?60-80分鐘、3-4篇文章。如果你還不知
道的話,代表功課還沒做足,記得趕快回到上面的Video
list(https://www.ets.org/toefl/ibt/about/video_library/ )尋找答案喔!
在四個項目當中,我對自己的閱讀其實是最有信心的,畢竟經過GRE的摧殘、花了接近兩
個月背完Mason 2000之後,單字量可以說是大幅上升,整篇文章當中除了專有名詞,幾乎
沒有不認識的單字。單字絕對是在任何英文閱讀考試當中的關鍵,若是連高中七千的
單字內容都顯得生疏,要破百會是有點艱難的挑戰喔。此外,閱讀長難句的速度以及直接
用英文理解文章內容,也是需要花時間習慣的。
也許這麼說會令人有些失望,但在reading的準備上,因為背單字、看長句是個必須長時
間累積的基本功夫,所以reading section的準備方式只有一個:大量閱讀。不過幸
好,TOEFL是個標準化考試,根據不同的考試題型,也有一些閱讀技巧是可以幫助你的。
1. 小站TPO閱讀:在練習閱讀時,至少一次需要練習三篇,也就是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才能確保自己的精
力可以應付長時間的學術文章轟炸。
2. 托福閱讀注意事項:這篇文章(http://bit.ly/2EtZ7Kq )幾乎完美的提供了reading section的overview,相當值得參考。
3. 十大題型與應對方式:again,托福是個標準化考試,閱讀是有固定題型的,若是對於特定題型總是難以破解
,歡迎參考這兩篇介紹。
(http://bit.ly/2Ueoars )
我最後在練習TPO的成績,平均大約錯2-4題,這個成績大約可以讓你在閱讀穩定獲得29分

【Listening】
聽力是我在準備過程當中進步最明顯的一科,秘訣在於分學科練習。
在一開始的幾周,我以為聽力像閱讀一樣,只要大量練習便會收到成效。的確起初也讓聽
力的感覺有所提升,不論是"熱機"進入狀況的時間,或是辨認單字、連音的能力都有所提
升。然而不幸的是,做TPO題目時依舊無法精準掌握細節,造成每篇conversation和
lecture都幾乎會錯一題。六篇一起加下來,連25分都拿不到。
於是我打算仔細分析,試著找出做錯的題目是否有共通點,想辦法從錯誤率較高的題型開
始練習。也就在此時我發現自己的罩門是藝術類型的題目,不論是文藝復興、劇場藝術,
或是巴洛克時期的相關議題,由於平時幾乎沒有涉獵、背景知識不足(真是個沒文化的人
...)而造成反應時間較慢、聽力結構不熟悉。經過檢討後,小站藝術學科的練習我每篇都
乖乖完成,也讓我在考試時遇到管樂器的演變時順利作答。
我看了這些東西,來找到聽力的癥結點:
1. 這篇文章(http://yuhsuan0714.pixnet.net/blog/post/109543028 )的聽力部分,對於
抓考點和預測內容有相當大的幫助。以我個人的經驗而言,在考試的時候先抓到主題,並
且讓自己在聆聽時以老師的角度來思考,會比較容易整個課堂的架構。
2. 前述有提過的 Xination blog 的這篇文章(http://bit.ly/2SDnxWU )是關於筆記方法的部分,也十分值得參考。
3. 提過一次又一次的小站TPO聽力(https://top.zhan.com/toefl/read/alltpo.html )。如
上,我在這裡幾乎將所有的藝術類題目全部做完。練習時可以以TPO1-15篇作為熟悉跟熱
身,16-45作為認真檢討並練習的工具,46以後則最好作為模考前的練習。實際考試的時
候,聽力的速度感覺上比TPO快上不少,難度也有所增加,因此不妨利用小站精聽以及加
速的工具,讓自己的耳朵更熟悉高強度的英文喔!
4. 最後,大量聆聽並且不要排斥各種主題的聲音內容,我在備考時每天都大量收聽
TED-Ed以及CNN10。當然,不要看著字幕聽喔!
5. 我一開始在練習TPO的成績,平均每篇conversation或lecture錯1-3題...... 到最後整
個Section的6篇加起來,平均錯2題,這個成績大約可以讓你在聽力獲得27-28分。(如果
目標要25的話只能錯四題喔)
【Speaking】
從頭到尾最困難,我也最不擅長的大概就是口說了。直到現在我仍然無法直接用英文說話
,進而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是抽象的觀念。所以說,拿到23分這個分數還算是對得起自己了
。如果說23分對你而言是個輕鬆達到的成績,那就直接跳到Writing囉。
由於托福口說是對著機器,而且大部分題目只有短短60秒左右的作答時間,我強烈建議所
有不熟悉英文口語表達的人:**每次練習都計時錄音,包含開始作答前的準備時間與實際
答題時間都需要計時**。先試想,如果60秒裡面有10秒鐘你在:hmm... errr..... 不僅
節奏會完全被打亂、令人難以理解你的說話內容,更糟糕的是自己的時間安排也會出錯。
此外,計時錄音是唯一讓你在非考場的情況下,擁有同樣壓力的練習方法。我們必須讓自
己在同樣高壓、可能遇到主題不擅長的題目、措手不及的狀況下,仍然不會腦袋一片空白

1. 對於口說新手,最推薦的就是Cathy's TOEFL Teacher當中的口說影片了。幾乎所有面對考試的想法、筆記技巧、模板,都可以採用這裡的方法。這五部影片是你所
能找到最提綱挈領的教學,真心極度推薦。
2. 小站托福機經:分為大範圍重點與小範圍核心,但基本上都可以拿來當作練習的材料。這裡的independent question十分有價值,是計
時錄音練習的好題材,integrated question拿來參考就可以了(畢竟沒有音檔),還是乖
乖練TPO比較實在。
【Writing】
寫作部分每個人所遇到的困難都不太一樣,問題小至打字速度不夠快,大至基本句型與文
法都寫不正確。在這裡想拿到高分,我會說不僅幾乎不能有嚴重的文法錯誤,還必須適時
的運用長短句與結構變換,並且深入剖析主題才有機會。再加上寫一篇文章的時間要控制
在20-30分鐘、不容易一次大量刷題,因此要學習改進的工作很多,要養成固定寫作的習
慣。
在考試內容上值得注意的是,TOEFL的寫作是很典型的5 paragraph essay (雖然
integrated essay寫4段也OK,但架構大同小異) ,因此與學測指考非常不一樣,絕對需
要刻意練習。在文章前後呼應的同時,用字遣詞也必須要合乎美式學術英文的規範,才有
符合ETS所要求的:
1. Displays unity, progression and coherence
2. Displays consistent facility in the use of language, demonstrating syntactic
variety, appropriate word choice and idiomaticity, though it may have minor
lexical or grammatical errors
在開始練習前請參考以下:
1. 無論如何,先[測試一下自己的英打速度](https://play.typeracer.com/ )吧,平均40wpm
是比較安全的速度。我的打字都是用這個網站練出來的(記得打字不要看鍵盤!)
2. 這個Coursera的學術英語寫作課程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getting-started-with-essay-writing/ )會清楚告
訴你什麼是5 paragraph essay。不論是文章架構(關於topic sentence, thesis
statement, supporting details, evidence...),或是寫作主題(argument, contrast/compare essays)都有相當詳盡的介紹。
3. 有些人連自己寫出來的句子不是個句子都不知道,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常見錯誤通常有三
種:Comma Splices, Run-ons, and Fragments
在修正完這些錯誤後,最重要的就是屬於句型的靈活運用。通常對於要考托福的人來說,
S+V+O的簡單句以及基本時態並不困難,要如何加長自己的句子才是問題所在。在寫作時
,請時常提醒自己,有四種自然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你增加句子長度:
1. 同位語
2. 連接詞
3. 分詞構句
4. 關係代名詞
最後要強力推薦 Eric 自己在托福時唯一上過的付費課程:台大語言中心的[TOEFL iBT
寫作單元班](https://www.ntulc.ntu.edu.tw/course.html?id=241 ),以上寫作部分都包
含在授課教師 Tom 的教學當中。老師是美國籍的英文文學博士,授課過程邏輯十分清晰
,批改作業後會在課堂上挑選常見錯誤進行修正與延伸教學,內容非常扎實且物超所值(
這裡沒有業配但保持開放態度)。
Step 3: 擊敗TOEFL
1. 考前務必記得帶上護照
2. 偷偷推薦美加7樓考場(STN11432B),比起六樓人數較少,但中場休息可以不用出考場(當
時狀況)
3. 聽力的時候可以戴上耳塞再戴耳機,然後音量調大聲一點(最好可以不要影響到旁人,但
每辦法的話就sorry囉)
4. 口說在開始前務必為自己預留熱身時間(請認真回答describe the city you live in),
中場休息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喝水潤喉了
5. ETS考場規則上說只要還沒進入題目階段就不能使用草稿紙,但是大家都知道規則就是規
則喔
6. 可以帶一點小點心,在中場休息的時候墊墊肚子
大約就是這樣子囉,認真完成上面的每個步驟的話,想要破百絕對不是難事!如果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或是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也歡迎分享喔!
作者: lillard000 (台大內馬爾)   2019-03-04 22:37:00
作者: janhow (小宋)   2019-03-04 23:33:00
66666
作者: Dreamer11705 (Dreamer)   2019-03-05 00:35:00
太神啦陳博
作者: CRXD (graycloud)   2019-03-05 03:16:00
推推~
作者: cindy12022 (梓黔)   2019-03-05 15:22:00
感謝認真分享
作者: esofthard (軟硬e點通不知道方向了)   2019-03-06 07:51:00
作者: cindyliu0728 (蓉蓉)   2019-03-06 12:07: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