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馬來西亞的「台灣」導演 用電影深情收藏台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9/today-show2.htm
2013-9-9 自由時報 ■記者鄒念祖/特稿
來自馬來西亞的蔡明亮在台灣學電影、拍電影,22年的長片創作生涯,始終以深情而長久
的注視,將一般人習而未見的台灣凝結在電影膠卷裡,而這些景物不只是懷舊,更與人物
的境遇交互作用而成為藝術。
從青少年到中年 小康一拍即合
蔡明亮從第1部長片「青少年哪吒」,就與他在電動遊戲場發掘出來的李康生合作,每部
電影的角色都叫李康生或他的小名「小康」。「青少年哪吒」的結尾,不知何去何從的小
康騎著機車駛過捷運施工中顛簸的中華路,他的青春也將與中華商場一起傾頹。
他的第2部長片「愛情萬歲」則用光禿禿的大安森林公園映照現代人內心的荒蕪,楊貴媚
坐在公園裡6分鐘一鏡到底的哭戲,已成為教科書等級的經典畫面。
「河流」則在90年代就大膽展開了台灣同志的情慾地圖,而為了讓台北車站天橋在電影裡
佇足,蔡明亮還特地拍了一部短片「天橋不見了」。
2003年的「不散」不只是永和福和戲院的最後一瞥,苗天在空蕩蕩的大影廳看著他在1967
年的第1部電影「龍門客棧」,一個鏡頭就包含了36年的歲月,而「不散」也巧合的成為
苗天的最後一部電影。
傲當台灣導演 放下身段賣票
蔡明亮的電影在法國始終有固定觀眾支持,從「洞」以後就一直有法國資金投資。即使多
年來在台灣遭受對他國籍與作品的批評,以及票房的挫敗,讓他一度氣到退出金馬獎,但
只要一出國門,他始終堅持代表台灣。
蔡明亮也是最放得下身段的導演,甚至到街上去賣票,直接與觀眾溝通。雖然在「郊遊」
後,他不再執導在商業戲院映演的劇情片。但他只是換一個方式呈現,將來還是可以在博
物館看到他以更多元的方式創作影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