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考大學一樣,不能只有第一志願,必須有第二志願乃至第三志願,
才不會一事無成.
推動公投很好,但作為第一志願,一定是比較難的,
畢竟,跟服貿不一樣,當危機感產生時,很容易就可獲得五十萬人的認同,
但有多少人認為公投有立即的必要,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何況民調結果都可讓政黨放棄自己提名候選人,
或許民調的效力也不一定亞於公投結果吧?
學運已有初步的結果了,不應該輕易放棄,
那就是在國家發生危機時,能有強而有力的制衡力量,
照說,民主國家國會議員及反對黨就是最有力的制衡力量,
但黑箱服貿讓我們發現,在甲級動員令下,這些制衡力量很容易屈服,
我想沒有國會議員願意當別人的工具,他們所欠缺的是來自選民的壓力,
學生的路過似乎沒有任何成果,可是在核四的議題上,國民黨在甲級動員令下,
曾經有六位立委對抗過黨中央的壓力來投票,這在台灣的政治史上,
可以說是未曾發生過的,這全是學生的功勞,
當然,不是說大小事都要路過, 可是當國家發生危機時,
而立委又不能發揮該有的功能時,那時,加上民氣,
路過絕對是最有力的制衡力量,
學生可以利用推動公投及罷免來練功,
將來在關鍵時刻能使立委以"良知"來投票,
這樣的時刻與需要也許以後不會發生,但絕對是台灣最需要準備的第二或第三志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