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在馬關條約中割讓臺灣予日本,而日本要在臺灣行使主權的過程中遭遇了大大小小的反抗。
除臺北城為和平接收,其它城市多半要軍隊開過去,流過血死過不少人才能順利實行統治。
這過程也不是一路順順的打下去,在日治初期還有部份地區,例如抗日三猛等的擁兵自重情況。
令日本煩不勝煩,打到不想打。甚至有國會議員拋出所謂「台灣賣卻論」,可見臺灣人初期的頑劣。
以上是以一般高中生所學的有關臺灣日治時期的歷史。
我是想問,臺灣人到底是難管還好管?是賺是賠?
又和韓國比較起來,韓國的抵抗應該更為激烈才是。不過日本卻沒有過放棄殖民韓國的打算。
而在台灣初期,抵抗確實很激烈,也的確死了不少人。應該比國民黨專政時期來的多吧?戰爭跟獨裁是不能比的。
作者:
sam1115 (EXILE)
2014-07-12 00:49:00當然朝鮮比台灣值錢,朝鮮是占領東北甚至中國的跳板朝鮮也有豐富的鐵礦煤礦,台灣幾乎沒礦產,日本如果早先有機會跟西班牙打一仗應該可以打敗取得菲律賓,完全不會想占有台灣,但是沒機會跟西班牙打仗為了取得熱帶的農產進口只好先取得台灣再說,後來菲律賓被更強大很多的美國占去了
作者:
daueing (那顆淚已化作了星)
2014-07-12 08:17:00當然賺阿,我想你不懂台灣對日本企業的貢獻還有戰爭主要都是集中在日治初期,後來就比較少了
作者:
leo10 (好人的宣判)
2014-07-12 12:53:00去翻一下台灣航空決戰這本書...你會發現台灣讓日本賺很大
作者:
saram (saram)
2014-07-12 21:03:00美西戰爭應該發生在甲午割據前.
美西戰爭 1898,甲午 1894 耶;又,「割據」是啥用詞請精確,謝謝。
作者:
ewayne (ec)
2014-07-13 22:39:00接收台灣初期的行政一點都不難,只要搞定地方士紳就夠了中國跟台灣社會發展到現在都一樣,對地方的掌控都是控制地方士紳,只要控制他們,他們自然會搞定那塊地方的其他人看有多少人想搶農、漁、水利會、大型宮廟,就是那樣子不要落入那種要全部打趴才能取得掌控權的思維,現代社會都作不到的事情,一百年前的人更作不到
作者:
LWK (LWK)
2014-07-14 23:49:00日本賺死了
作者:
ewayne (ec)
2014-07-18 21:38:00不然呢?軍隊也是把當官的幹掉,兵自然就亂了阿...同樣的,解決掉帶頭的,下面那些自然就會誰都不服誰,當然就散了阿
作者:
baboosh (大王椰)
2014-07-23 06:12:00當然賺 日本母國要求殖民地要能財政獨立 在1905年左右 日本本土就不在財政支援台灣 而在佔領二十年前財政 以賣鴉片為收入大宗 之後各項建設 均以台灣收入之稅收或島內舉債或強徵進行 在農礦事業發達 每年盈餘驚人至於難不難管 反正當時不用講人權 不乖或抓或殺 農產礦產都有軍隊保護
作者:
erikaptt (erika)
2014-07-23 07:42:00最可怕的是沒抗日的也被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