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臺灣閩南人的平埔血統

作者: cjol (勤樸)   2016-08-01 15:02:56
※ [本文轉錄自 cjol 信箱]
作者: chiefoflaw (打狗師爺)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臺灣閩南人的平埔血統
時間: Mon Aug 1 11:02:19 2016
據台灣府志記載,康熙22年漢人男丁16,820,康熙50年18,827,28年間只增加2007人,若
以每年人口成長率0.5%,乾隆21年估計漢人男丁應只有2.25萬,1751年福建省成年與幼年
比例約3:2,再考慮藍鼎元1728年的記載,新開墾地區的女性約1~2%,最後加上前兩次合
法攜眷3萬,故1756年台灣漢人總人口最多應不到20萬,但該年人口卻達到66萬,多出的4
0多萬人哪裡來?不可能全是中國偷渡客因為:
1.在1697年郁永河的「裨海紀遊」記載:台南縣佳里鎮以北的平地,全都是平埔人的部落
,幾無漢人足跡。1699-1704年的康熙臺灣輿圖,也記載當時平埔族遍布台灣平原的現象

2. 清廷1684年到1790年原則上是禁止渡台,只開放3次攜眷來台,對於偷渡的處罰相當嚴
,僅有3萬眷屬合法來台。
3.渡過黑水溝會有死傷,代表福建省要有百萬人偷渡,對照福建泉州五縣之一南安縣大姓
陳氏族譜,該姓歷年移居台灣者只有156人,平均1年不到1個。其中53人終身未娶,17人
妻子在福建改嫁,僅49人在台灣有妻(應該是娶平埔族)。
4.偷渡客以男性為主,無法延續人口,譬如乾隆52年(1787年),吳沙帶領千餘漢人入侵
宜蘭平原,幾乎全為男性,羅漢腳缺乏謀生技能和財產無法娶妻,無鞋穿晚上睡寺廟走廊
,只能打零工吃喝瞟賭,病死街頭無人聞問,這也是台灣中元普渡的由來。
6.同時期發生對生番平埔族大規模賜姓鼓勵漢化的政策;而大規模賜姓漢化之前,平埔族
的租稅是漢人10倍又要負擔徭役,請參考雍正2年「藍鼎元與吳觀察論治台事宜書」,土
地被漢人侵吞告官亦無用,故已漢化會講漢語的熟番平埔族,紛紛取漢姓拿出漢姓家譜證
明自己是漢人,以避免家破人亡。
7.清朝打下臺灣後,已經把鄭成功帶來的3萬滯台中國人又全部帶回去對岸,請參考1684
年施琅「諸羅減租賦疏」、1688年「華夷變態」。
康熙五十五年覺羅滿保閩浙總督題報生番歸化疏:『南路生番山豬毛等十社土官匝目等共
四百四十六戶、男婦老幼計共一千三百八十五名口,北路生番岸裡等五社土官阿穆等共四
百二十二戶、男婦老幼計共三千三百六十八名口,俱各傾心向化,願同熟番一體內附』..
..臣謹會同撫臣陳璸、水師提督臣施世驃合詞具題→隨便一次生番漢化就3368人,誰說本
省人沒平埔血統?
有網友認為根據官兵查獲的偷渡人數,偷渡黑水溝海難比約5%並沒有特別高,不過並沒有
考慮到官兵只能發現近海或搶灘失敗的海難,事實上5%近海海難,再加上黑水溝海難以及
登陸後水土不服病死的,1704年江日昇的「台灣外記」也記載眷屬不敢隨鄭成功軍隊來台
的情形。先人留下來的俗語告訴我們:「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過番剩一半,過
臺灣無得看」、「六死、三留、一回頭」
再補充James Davidson的記載The Island of Formosa,Past and Present,l903「台灣島
的過去與現在」的記載,1850~1894年的黑水溝沉船,大船共83艘,計開英國44艘,德國
17艘,美國8艘,法國4艘,挪威、丹麥,各3艘,泰國、荷蘭、新加坡、西班牙,各1艘。
有多桅大帆船、輪船、軍艦,比神秘的百慕達更陰森險惡,即使在1850年後輪船、軍艦本
身都有動力,外國都要向黑水溝低頭了,以前載運偷渡客來台的船隻小,只能載18~26人
,無氣象預報,又無動力,可見當年唐山過台灣之難。
某些網友認為耕地都是漢人在耕作,平埔族人口有限,事實上根據郁永河「裨海紀遊」的
記載:1697年時,台南縣佳里鎮以北的平地,全都是平埔人的部落,幾無漢人足跡。可是
1693年的「台灣府志」等卻記載著,嘉義縣開墾了8,866甲,這表示了平埔族把原來打獵
的鹿場、麻地闢為農田。光緒14年(1888),恆春知縣程邦基說:「招墾應募者多係衙外胥
吏及其親友,與衙役勾結,稔悉地理。於獲准開墾之後,轉賣他人,或僅壟斷權利。致膏
腴之地,置諸荒廢」。這曝露了台灣漢墾的真相,許多耕地是平埔族自己開墾的,閩客只
是土地捐客、剝削者。
平埔族正名運動者,認為只有日治時代戶籍記載「熟番」,數量約20萬人,才有資格稱作
平埔族,但他們忽略清朝從康熙年間便成立「社學」,熟番子弟能到鄉塾讀書,則免其丁
口餉以示鼓勵,更不用說平埔族在清朝若不假裝自己是漢人,往往下場是家破人亡,所以
當日本人開始在1900年調查台灣平埔族,得到人數5萬人的結論,平埔族已經歷經漢化200
年,這段時間有多少平埔族漢化或與漢人通婚?日本人並不清楚。
以下這篇報導,更說明漢化平埔族偽裝成漢人生活的無奈,連同族後代都不再提平埔兩字

http://old.ltn.com.tw/2002/new/dec/26/today-c5.htm
【DNA論證】
林媽利說85%的臺灣人(外省人佔13%)有平埔血統,是指或多或少帶有平埔基因,不代表
一定是平埔族,攻擊林媽利的人認為她前後期的數據有變動,林媽利解釋說是因為DNA檢
測的方法有進步所導致。但越來越多的遺傳疾病醫師,,譬如台大醫師陳耀昌研究僵直性
脊椎炎基因,發現台灣閩南人的DNA與中國漢人並不相同;國史丹佛大學和台北醫學大學
也發現,台灣人有乙醛去氫酶基因缺陷比率達47%,和中國的35%並不相同。
作者: pengjoker (潘潘)   2015-08-01 11:02:00
分類
作者: cake10414 (Peter)   2015-08-01 11:02:00
分類
作者: sgnjaw496ix6 (只是一塊土)   2015-08-01 11:03:00
分類
作者: sam1sam2sam3 (LIWAY)   2015-08-01 11:04:00
分類
作者: lovesooman ((」・ω・)/肥亮)   2015-08-01 11:05:00
分類
作者: TerrorP (izzzzzzzzzzzzzzzzzzzzzz)   2015-08-01 11:05:00
分類
作者: maverick01 (秋天童話)   2015-08-01 11:06:00
寫得很好 但是會被噓沒有分類喔
作者: donation12   2015-08-01 11:09:00
就說喝酒容易得癌症還很多人特別愛喝.....
作者: also500 (查理)   2015-08-01 11:12:00
又是林媽利那套,就算你有這血緣卻沒有文化意識也沒用,
作者: chiefoflaw (打狗師爺)   2015-08-01 11:13:00
中國高山族又有多少有文化意識?
作者: petergrad21 (kieth)   2015-08-01 11:13:00
逢閩南必噓 抱歉
作者: CPer (CPer)   2015-08-01 11:14:00
林媽利論證就別說
作者: demitri (forever)   2015-08-01 11:15:00
快改分類
作者: thekfc24   2015-08-01 11:15:00
很好啊,這樣去中國化會更快不過我們下一步呢?這才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既然知道自己是臺灣民族,就要讓臺灣更好
作者: HwaSIn (基佬的小黃瓜)   2015-08-01 11:26:00
你這考古文章用爆卦也不對,改成問卦啦,你新手喔?
作者: leehello (kelolo)   2015-08-01 11:30:00
閩南高加索人虛報你 分類 內容無法反駁
作者: amx (全世界)   2015-08-01 11:34:00
..
作者: chsh110627 (炬灰)   2015-08-01 11:36:00
說真的 古中國又不走基因這套 靠的是文化認同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5-08-01 11:37:00
我看不懂上面那堆在噓什麼除了分類之外的,看篇歷史分析也可以玻璃心認證?
作者: Ghostchaos (Ghostchaos)   2015-08-01 11:47:00
作者: ningwnick (山獸與巴哥犬神)   2015-08-01 12:25:00
作者: HeartBreaker (</3)   2015-08-01 12:39:00
好文章 推!
作者: vimeo (琬君 是你 o'_'o)   2015-08-01 13:41:00
作者: jansan (阿呆喵)   2015-08-01 13:42:00
噓三小
作者: yenlung0709 (小林)   2016-08-01 18:45:00
作者: Richter78 (The Enigma)   2016-08-01 19:26:00
喔。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8-02 07:49:00
國姓爺沒有帶3萬人來台一直留住.大半士卒都回廈門去了,台灣哪有這麼多糧食供應?荷蘭人才不過千人左右,躲在熱蘭遮城裡不動.故意要餓死鄭軍,以拖待變.所以鄭軍沒那麼多閒人等吃飯.
作者: haworz (好囧)   2016-08-02 11:20:00
在台灣原住民分類很神奇啦,說有血統就嗆你沒文化脈絡,結果高金這種的也可以算原住民還變成代表。自命為外省人,為了加分改姓,再回中國尋親大唱中華民族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6-08-02 14:29:00
是喔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08-02 16:52:00
康熙末期清廷把鄭軍跟其家眷又都再遷回大陸,在康熙一一朝,漢人人數都沒有回到明鄭時期水準。問題來了,康熙末期平埔族加漢人了不起十萬,但到了嘉慶中晚期人口快到兩百萬,假如沒有移民因素,等於是一百年間每年人自然增加率超過千分之三十。而1930年臺灣自然增加率不過千分之二十五,幾乎跟嬰兒潮自然增加率差不多,這根本不可能。所以答案當然還是移民這種社會增加率導致
作者: KangSuat   2016-08-11 11:02:00
鄭氏舊部沒有都回中國啦,台南、高雄google就有這些家族清國在台政權會把漢人趕光獨自面對原民嗎?一定是留一些漢人"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互相利用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08-11 17:26:00
當然不會全走 不過人口少很多就是了
作者: KangSuat   2016-08-11 18:45:00
避免這些剛降清的還有足夠能量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8-12 02:10:00
台灣早期移民已經落地生根,清朝統治台灣時,第一代早就死光了,留下的新生代農民哪還有福建原籍?他們跟鄭軍沒有關係,也散布台灣各地.更多的新生代是漢人與平埔族通婚的結晶,這些人回中國做甚麼
作者: KangSuat   2016-08-12 13:11:00
鄭軍繳械,取而代之的墾民保護者(?)是清軍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08-12 14:46:00
打老毛子的籐牌兵就是鄭氏餘孽囉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8-12 20:12:00
鄭經遷台,面對的是吃飯問題.台灣當時不是甚麼穀倉,荷蘭人有銀兩可買糧食,也不過養個千人.何況清朝封鎖海岸,嚴禁出口,那麼多的兵,也不會耕田,不去掠番搶糧能怎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