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台灣史再解碼:回顧軍國主義半世紀(1930s-1980s)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17-12-26 17:44:59
http://www.peoplenews.tw/news/e8435b4d-596d-4888-a282-a75364711def
台灣史再解碼:回顧軍國主義半世紀(1930s-1980s)
2017-12-26 16:00
李禎祥
文史工作者,台大中文系畢業,現就讀政大台史所。曾任職《自由時代週刊》和《黑白新
聞週刊》。長期研究戰後台灣人權和白色恐怖,旁及對台灣史的種種思考。本系列專欄文
章,都可視為作者的「台灣懺悔錄」。
https://i.imgur.com/LBDGUZs.jpg
《阿兵哥3x1》紀錄國軍部隊生活,收錄近百張紀實照片。若在戒嚴時代,光是這張封面
就足以讓它成為禁書。(圖/杭大鵬提供)
2017年12月,台灣有兩件軍事相關的消息:其一,最後一批義務役男入伍,2018年以後常
備部隊全面志願化(募兵制),結束戰後長達近70年的徵兵制度;其二,第一本「軍事人
文」題材的攝影集《阿兵哥3x1》出版,書中呈現大量「素顏軍人」的照片,讓人耳目一
新。這兩則資訊有3個共同點:第一,它們的主角都是義務役;第二,它們的關鍵時間點
都落在1990年代;第三,它們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在「解構」某種影響台灣非常深遠的「
軍事典範」——在這個典範下,所有男性都要當兵(時間通常是兩年,可長達3年),而
這個兵,號稱「雄壯威武」,卻沒有個人的辨識度和主體性;它們只隸屬於集體,而且有
很長的時間,以領袖和黨國的意志為意志。
軍事發炎史:戰時體制長達半世紀
這背後,可拉出戰後台灣格局超大、超複雜、也超離奇的軍事統治史。如果把視野拉大,
甚至可連結到日治後期、1936年武官總督小林躋造上任後,在台灣推行的「皇民化運動」
。該運動的本質是洗腦、精神武裝,目的則是「備戰」,作為日治後期「戰時體制」的一
環。
台灣從1936年進入戰時體制,經過大東亞戰爭,戰後由國民政府軍事接管,二二八遭蔣軍
屠殺清鄉,1949年被陳誠下令軍事戒嚴,一直到1991年結束「動員戡亂體制」為止,這55
年都是無縫接軌的戰時體制,都受到戰爭的無間影響,不是作戰,就是備戰。這段期間,
也出現台灣史上最多的軍事強人:小林躋造、長谷川清、安藤利吉、陳儀、陳誠、蔣介石
、蔣經國、郝柏村等。如果「軍事統治」意味軍人主政的話,那麼從小林躋造上台(1936
)到蔣經國卒(1988),這52年台灣都處於軍事統治之下。蔣經國是退伍軍人,頭銜是陸
軍二級上將,而且重用警總;警總這一「軍警特三合一怪物」全面深入國家機器,它的存
在就證明了台灣處於軍事統治狀態。
當然這段期間,從1944年日本軍方在台灣實施徵兵制以來(更早以前,1942年就已經施行
不太志願的志願兵制度了),一直到2017年徵兵制走入歷史(更精確的說,暫時走入歷史
),扣除1945年8月終戰到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開始徵兵這4年4月的「例外期」,台
灣的徵兵制長達69年之久。
這段期間,台灣兵的效忠對象也發生戲劇性的變化,從崇拜天皇到崇拜兩蔣,從敬禮這面
太陽旗(日之丸)到敬禮另面太陽旗(青天白日),從站在日本的立場反對中華民國、到
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還有少數退將翻牌更快,已經站到中華人
民共和國的立場去了。然而,真正台灣兵應該效忠的對象——台灣,這麼斬釘截鐵、天經
地義的道理,並沒有被突顯出來。
台灣軍國化:台灣形象就是軍人形象
從1930年代後期到1980年代,是一段「軍事全面形塑台灣」的歷史。尤其戒嚴時代,台灣
表面上有一個文官體制,其實是聽從和執行軍事強人的發號司令;軍方在內政事務全面攻
城掠地,就連相對上較自由的國際貿易,也要被課徵勞軍捐(1955-1989)。台灣從裡到
外、從骨肉到精神,全部被雕塑成一個標準的職業軍人樣。如果把台灣擬人化,則它具有
一個職業軍人所有的優點(堅毅、忍苦、效率等)、缺點(封閉、僵化、威權等)和習氣
(固執保守、愛恨分明等)。
台灣被軍人牢牢封印,就連思考都是軍國主義式的思考。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為了堅持「
漢賊不兩立」,不惜在外交上走零和路線,與世界各國斷交,甚至丟掉聯合國席位,遺害
至今。這種自殺式外交,和日本軍方在二戰後期喊出「一億人玉碎」,心態如出一轍。要
說「軍國主義」,蔣介石總統在台灣落實的程度,並不亞於昭和天皇在日本落實的程度,
只差沒有對外發動戰爭——是不能也,非不為也。
簡言之,那時台灣形象和軍人形象密不可分,那是軍人在台灣的全盛時代。然而這個全盛
時代,卻在1990年代全面崩壞,期間發生多起重大事件,都使台灣一步步「脫軍事化」。
其一是首位文人總統李登輝,在1990年「真除」後權力鞏固,大力推動民主改革,軍人主
政沒了;其二是末代軍事強人郝柏村,被巧妙地「閣揆釋兵權」,軍人干政也沒了;其三
是1991年結束動員戡亂體制,將原本因為戰爭需要而過度擴張的軍系勢力,除國防所需外
,拔掉多餘的插頭;其四是1992年裁撤警備總部,將四處插旗撈界、包山包海都管的軍系
勢力,除國防所需外,拆掉多餘的舞台;其五是1993年發生驚悚、荒誕、詭異超越好萊塢
等級的尹清楓命案,揭發軍方的腐敗面,軍人形象跌落谷底。
其六是因應以上五點,以及整個大環境的大變局,從1997年起開始裁軍。裁軍計畫長達20
年以上,從精實案(1997-2001)、精進案(2002-2011)、精粹案(2011-2014)到勇固
案(2015-2019),兵力從接近50萬,精簡到不足18萬。這是台灣軍力的大瘦身,但是否
過猶不及、勇固不成反而虛脫?不無疑慮。
體制大崩解:關鍵的1990年代
總之,1990年代是台灣史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1980年代狂飆衝撞之後,1990年代台灣無
論體制或典範,舊的都在瓦解崩壞;至於新的,依筆者觀察,許多都和舊的「牽絲」或拉
扯,剪不斷理還亂,或者說,台灣至今仍在脫胎換骨之中。
從這個脈絡來看本文一開頭提到的兩則消息,解讀就有趣了。其一,2017年12月入伍的末
代義務役,是1990年代開始推行的裁軍計畫的最後幾哩路,也是長達近70年徵兵制的落幕
式(也許是中場休息10分鐘),這些役男親身見證了歷史;其二,2017年12月出版的這本
《阿兵哥3x1》,是1990年代軍事大變局之下,紀錄當時部隊生態之作。3名作者田裕華、
杭大鵬、張良一,大學都修過攝影,都在1990年代入伍,分別在馬祖、成功嶺、龍潭當兵
;也都因工作機緣,取得少有的攝影權,並私下進行紀實攝影;後來成為報社同事,才知
道彼此都有這些壓箱寶,乃促成此集的出版(主編為攝影名家張照堂,筆者當執行編輯)
。這本書紀錄了1990年代大變局底下,阿兵哥的真實生活,呈現非官方視野的人文特色,
在台灣可能是空前之作。
有趣的是,這本書在理論上,似乎應該會「見證歷史」,呈現1990年代軍事大變局的若干
樣貌,其實不然。本書比較適合作歷史考據的,只有少數幾張,例如:郝柏村當行政院長
時,穿了西裝,以文人身分在成功嶺校閱學生部隊(杭大鵬攝),或一名阿兵哥秀出陸軍
總司令李楨林(1993-1996在任)頒發的獎狀和退伍令(田裕華攝)等,其他大部分作品
,都是記錄部隊的日常、軍人的作息,看不出驚天動地的軍事變化。這有點像作家沈從文
,雖然成名於中國兵荒馬亂的1920-1930年代,但他的小說或散文並不怎麼「見證歷史」
,而是描寫湘西的日常,小人物的作息,沒有煙硝味。
然而仔細分析,無論這本攝影集,或沈從文的作品,又見證更深一層的歷史。因為1990年
代的軍事變局,受影響的主要是職業役軍人,而非這本攝影集的主角——義務役軍人;而
1920-1930年代的中國變局,受影響的主要是上層結構和城市,下層結構和鄉村(如沈從
文筆下),要到中共赤化大陸後,才被徹底翻轉。可見時代的變化有豐富的層次性,常常
在同一時空下,有大變、小變與不變,這才是歷史的真相。
https://i.imgur.com/K0TSW5s.jpg
台灣雖然有一半人口當過兵,但在戒嚴年代,通常不會在媒體曝光;即使曝光,也是面目
模糊,而且出以集體效忠的形式。(圖/杭大鵬提供)
從發炎到消腫:走出台灣的迷幻經驗
再者,由於這本攝影集記錄義務役軍人、呈現生活百相,而且多張照片可以明顯看出是鄉
土味濃厚的台灣囝仔,這又跟大眾媒體長期在黨國操作下,所塑造的軍人形象,產生高度
反差。有很長一段時間,台灣人透過媒體所認識的「標準」軍人形象,其實是職業軍官,
而且是綴以星徽勳章,打過東征北伐剿匪抗日的中國「革命軍人」,那是台灣軍事體系的
上層結構,只有他們才能以個人面目出現;下層結構的義務役軍人,則是面目模糊,沒有
個人,只有群體。
軍教片分成兩大系,一是「黨國政治正確片」,一是「青春偶像搞笑片」,不是迎合政治
,就是迎合商業。這些形象都是被挑選或加工的,不是素顏軍人。「素顏軍人」和「加工
軍人」的不同,在於前者是一個人、一般人;後者卻是一個宣傳工具、國家機器、媒體英
雄。
然而,佔台灣一半人口的男性,都當過兵,都是義務役,也都是100%天然不加料的素顏軍
人,卻因不符合媒體標準,而被刪汰過濾掉。這就形成:「符合大多數人生活經驗的,不
會被大眾認識;會被大眾認識的,不符合大多數人生活經驗」的弔詭現象;換言之,標準
並不寫實,寫實並不標準。這是軍國、黨國、大中國教育,帶給台灣的各種迷幻經驗之一
,也是台灣歷史的妙不可言。
1990年代以後,台灣歷史的大走向,基本上是走出迷幻叢林,回到真實世界,軍人也從神
格、超人格還原成人格。台灣不再是「軍事發炎人」,但台灣的「軍事發言權」(軍事需
要)仍然非常迫切,關心台灣者,必須正視這一點。民主化的台灣,不是把軍事越削越弱
,軍人越貶越低,而是基於軍事專業和國防需要的立場,尊重並保障其應有的地位。這是
台灣在建立新典範、新體制時,應該拿捏的原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