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灣咖啡誌 追尋在地黑金發展史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9-02-03 03:07:11
首先感謝C大分享新聞。
不過看過之後,我對其中一些報導感到疑問
: 1938年,台灣咖啡栽培面積與收成已達高峰
: 第二次大戰結束,台灣咖啡的盛世漸衰。
: 戰後山林管理所接管後,咖啡園變成林木地,或改種其他作物。
: 直到2003年,雲林古坑舉辦首次台灣咖啡節...
: 台灣咖啡拉開新序幕。
所以查了一下維基百科...
啊,打錯,是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發現這個主題十年前有人研究過:
李宛凌
2008碩士論文 台灣咖啡產業的歷史考察
(薛化元老師指導)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以下是我個人重點摘要:
1. 新聞的這一句很可能不對
: 1938年,台灣咖啡栽培面積與收成已達高峰
若李同學的碩士論文無誤
則台灣咖啡的栽培面積最大是在1942年。
1938年的栽培面積其實連1942年的一半都不到。
而台灣光復後,栽培面積的確遠不如日治,
但可能是種植技術的進步吧,收成的話,倒是光復後比較多。
日治時期只有1940年這一年破十萬公斤
光復後則有1959, 1961, 1962,三年破十萬公斤 (1960是八萬公斤)
可見1938年的收成也沒有達到高峰。
2. 新聞所說
: 第二次大戰結束,台灣咖啡的盛世漸衰。
: 戰後山林管理所接管後,咖啡園變成林木地,或改種其他作物。
: 直到2003年,雲林古坑舉辦首次台灣咖啡節...
: 台灣咖啡拉開新序幕。
這幾句從李同學的論文來看,也頗有疑問。
比較詳細的論文敘述我摘要於下,供版友們參考,以補新聞之不足。
當時台灣的咖啡園,由於戰時疏於管理,多半已經荒蕪,僅有斗六農場勉強維持。
在農林處林務局接收管理後,於1950年改組為雲林縣經濟農場,
1954年農復會邀請夏威夷國際中心副主任來台考察,研究台灣咖啡生產的可能性,
其後農復會依專家建議,制訂咖啡增產計畫。
1956年時,經濟農場已整理恢復舊有咖啡園約35公頃的面積,更施用化學肥料,咖
啡產量可望達到高峰,並可防止銹病的發生。
當時認為若欲發展咖啡產業... 為此,農復會撥款購置咖啡烘焙及研磨機,將咖啡
加工以供台灣國內消費所需。
更將南投、雲林、嘉義及高雄等各地所生產的咖啡送往美國品評,證實台灣咖啡的
品質已達到中美洲咖啡的水準,未來在美國市場應甚有銷路。咖啡產業外銷潛力也
受到重視。
台灣咖啡本應有不錯的前景,但其後因國際咖啡生產過剩,咖啡市場價格大亂,台
灣咖啡價格無法與其他剩產國家競爭,外銷困難。
隨著1950年代後期至1960年代初期,台灣產業發生轉變,使農村剩餘勞力逐漸減少
,民間亦無企業願意投資發展,必須仰賴大量勞力與經費配合的咖啡產業面臨經營
不善的情況。
1962年以後,農復會不再推廣咖啡產業。缺乏政府的推動、補助,且因台灣人飲用
咖啡的風氣未開,市場前景不佳,致使許多農民紛紛將咖啡園改建成為竹筍、果樹
、茶葉等作物的種植地,台灣咖啡面臨經費與人力來源皆困難的局面,使咖啡產業
進入低潮。
隨著社會變遷與全球化經濟的影響,農村人口老化、田園廢耕。為解決農村發展窘
況,民間開始出現一股改善台灣農業現況的力量。
1984年起,雲林古坑一帶開始有人再次展開咖啡種植事業,此時人們種植咖啡的目
的已與過去不同,無關乎增產外銷或內銷以減少國際消費,而是走向與歷史文化、
觀光休閒結合,成為具有地理依存性、地域特殊性的「地方文化產業」。
配合行政院文建會於 1995 年起所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理念與運動,藉著社會
力量與政府資源相互整合的過程,調整過去傳統文化政策由上而下的思考模式,結
合各地民間自發性力量,因應時代衝擊與挑戰,以「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
精神,使原本沒落的咖啡產業得以順利發展,進而推動地方經濟與文化再生。
作者: JPGstar   2019-02-05 11:4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