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 台語的奧妙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1 00:52:43
: 主席要坐電梯時馬拉桑跑去拜託主席幫他牽一下線
: 卻被主席罵說:肖年仔就要咖"巴結"咧...(後略)
: 意思是說年輕人就要多努力一點
: 為什麼這邊又是用"巴結"形容努力打拼呢??
: 一般國語中的巴結似乎剛剛好又跟靠自己努力有相反意思
: → Kerdison:河洛話和華語的巴結意思完全不一樣 07/14 02:39
: → Kerdison:河洛人說巴結 是面對不好的處境 自己要努力撐過去 07/14 02:41
: → Kerdison:例如:當兵很辛苦 但是身為男孩子要巴結一點 07/14 02:42
: → Kerdison:河洛話巴結和華語沒有相對應的詞 比較難理解 07/14 02:42
: → saram:台語的巴結本意也與國語相同. 巴結是兩岸通用的漢詞, 但在台 07/18 13:01
: → saram:灣, 它又有另一種語意, 就是忍耐著去迎合環境的不順暢. 07/18 13:02
: → saram:本意是對人互動用的, 但可引申為對自己內心的要求. 07/18 13:04
今天聽到朋友唸'巴結'這個台語,我也是聽不懂,google 找到這篇
按照以上兩位網友的解釋,本來台語和國語的巴結應該是一樣的,就是迎合
但後來台語再引申到更多涵意去
但我查了字典後並不是這樣
https://www.moedict.tw/%E5%B7%B4%E7%B5%90
1.奉承、攀附。《文明小史·第五回》:「只因當初是戀著為官,所以不得不仰順朝廷,
巴結外國。」《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巴結上司,好謀升轉。」
也作「巴劫」、「把結」。
似逢迎、討好、趨奉、趨承
2.勉強。
《紅樓夢·第六四回》:「若說一二百,奴才還可巴結;這五六百,
奴才一時那裡辦得來。」
3.努力、勤奮。元·劉庭信〈折桂令·想人生〉曲:「篤篤寞寞終歲巴結,
孤孤另另徹夜咨嗟。」也作「巴劫」。
由以上,元曲及清紅樓夢,都有把 巴結 當作 勉強,努力,勤奮 的用法
因此個人認為,這不是台語引申到更多的地方
而是台語保留了更多從前的用法
作者: bmtuspd276b (這啥)   2017-09-21 03:08:00
我查了幾個中國網站,也有提到巴結作努力解(不是出現在民國之前的文章)的用法,像 https://goo.gl/kxn6Dchttps://goo.gl/MuJSkK 或許只是台灣人講華語慢慢失去了這種講法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1 03:17:00
所以我不習慣'華語'一詞,從小我就說'國語'
作者: bmtuspd276b (這啥)   2017-09-21 04:05:00
我那句的華語就是指國語啦,我想表達的就是國語慢慢失去了這種用法可是或許這種用法在中國的普通話中仍存在著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1 19:42:00
我知道,我意思就好像有人說台灣的台語不可等同中國大陸的閩南語; 同理台灣的國語也不能等同他們的普通話因為或許音同,字同,但翻譯,用語,還是不同..
作者: bmtuspd276b (這啥)   2017-09-21 21:14:00
這我當然知道,所以我也會注意用詞以區分兩者我一開始用"華語"這個詞是因為我以前遇過討厭"國語"這個詞的人,對他來說北京話何以作為國語,我就不小心踩到他的地雷,乾脆迴避掉國語這種用法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1 21:32:00
在文字應用上得心應手的人,未必擅長溝通 XDDD認識一個憑國文保送的,其實他和網友溝通很糟因為溝通是一種試探的變動模式;包含對方錯,也得完成溝通話說 google 有一個最新的翻譯計劃,號稱可以不必預建資料庫,在對話中累積學習。那它應該可以識別出台語和對岸閩南語的差異。這可神了...
作者: Lhanas (窮奇太子)   2017-09-22 13:30:00
可以用「臺灣華語」,也是較正式的學術用法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2 15:59:00
"她巴結我的老闆"這常用到. 但國語中不會用巴結形容勉強.你換一種語言,就會有另一種語境,很自然的.
作者: tknetlll (xiao)   2017-09-23 23:08:00
我也這樣用 咱佗位 就是裝親暱地問陌生人你哪裡找
作者: KangSuat   2017-09-23 23:12:00
即使對方是拉保險的、汽車貸款的也是用咱佗位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3 23:15:00
有人用就是有了,我是說對'語源'的懷疑所以真的是當自己人才這樣說?請問兩位住哪?我客家村長大,我爸草屯人,我媽嘉義人,我台語沒學好後來北上讀書台語才進步,因為宿舍都講台語;但應該是台北腔的台語。
作者: tknetlll (xiao)   2017-09-23 23:25:00
應該是一種禮節 對對方展現親切 套近乎 讓人覺得不見外我是習慣這樣講電話了 因為從小長輩也這樣說 南部普遍吧
作者: KangSuat   2017-09-23 23:30:00
也不能說當自己人,只是禮貌性的成份而已拉保險的、汽車貸款的打來只想趕快結束對話XD我台南人「咱佗位」和「汝佗位」語氣上有差異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4 00:52:00
那是個親暱冠詞,避免用'汝'而拉開距離.你可以把它當成'您'.如韓語也不大用你(平輩用),盡量用代名詞,如先生任.佗位? =哪裡的/哪個地方的?古時鄉村人認識的人有限,彼此也知道名字稱呼.忽然遇到一個陌生人,會直覺問他哪地方來的,而非其名.陌生人若非本鄉人,當然會先報自己是哪個村子的.到電話時代,人要是接起電話,聽到不熟悉的聲音,也會問哪裡的人.譬如你哪裡的?"我台北/三重啦".然後才說自己是甚麼名甚麼姓.反正一開始報自己姓名,對方也不認識.現代人若聽到你佗位,知道這是問姓名而非來自何處.若問對方你是甚麼人,那有些不禮貌.(甚麼人?好人壞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