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金鐘獎感覺文化部的支持(金援?)有慢慢收到成效,
在綜藝方面好像還沒有特別有感,
順手查了近年來的文化部補助的綜藝節目,今年度的板上還沒有人PO。
108年度綜藝節目製作補助獲補助名單
案件名稱 申請單位 補/獎助金額
花甲少年趣旅行 映畫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800萬
評審名單
李景白,陳淑滿(本局代表),黃慧娟,楊元麟,薛聖棻,謝怡芬,謝政豪
補下近年名單:
107年名單#1RmmBAVu (TW_Entertain)
一個都不能少 友松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500萬
公主我來了 友松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490萬
※東森 107/12~108/2播出
夜夜造口夜 廠廠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310萬
※改名《今夜造口夜》華視 108/3~108/6播出
最強星放送 映畫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80萬
藍攝戰紀 動能意像製作有限公司 800萬
※曾出現於107年11月的媒合創投:https://i.imgur.com/Vz6fOn0.png
106年名單#1PnZ7v2V (TW_Entertain)
一字千金之字在中華 全能製作公司 600萬
※公視 106/5~107/11播出
天聲童盟 亞姆娛樂行銷有限公司 800萬
※改名《天生王牌》 華視 106/11~107/6播出
你的創意我買單 三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600萬
我是小老闆之富呷天下 頤合製作有限公司 620萬
菲常大哥大 十全媒體娛樂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600萬
※改名《綜藝菲常讚》華視 107/1~107/9播出
網路生存戰紀 動能意像製作有限公司 800萬
聲音的故事 三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520萬
看完近年名單後感覺似乎相較戲劇節目名單,綜藝節目比較容易不了了之嗎?
但同樣相較戲劇名單也短小不少。
作者: hugo10301030 (老闆) 2019-10-06 02:46:00
評審名單裡有自己的公司XD應該要避嫌吧
作者:
OPPAISuki (OPPAISuki)
2019-10-06 02:59:00越補越大洞
作者: lovelva00 2019-10-06 06:19:00
看來像是明年入圍名單XD
作者:
jahnny (孤行雁)
2019-10-06 09:24:00今年這麼可憐 才1件
作者:
OPPAISuki (OPPAISuki)
2019-10-06 09:29:00明星製作人不也有獲得補助嗎?delhouse大說的
作者:
j31404 (戈登主廚)
2019-10-06 10:09:003國智都沒補助 爛
映畫那個應該就是明星製作人 申請跟最後節目名稱可以換映畫就只有這個補助明星製作人片尾有107年文化部補助
作者: vini770803 2019-10-06 11:33:00
往年不是補助名單=入圍名單 就那幾台固定得獎而已
作者: wantoknow 2019-10-06 15:58:00
補助拿了也只有公視認真弄而已 其他根本科科
作者:
jahnny (孤行雁)
2019-10-06 16:31:00樓上不是公視認真弄 是公視拿更多更有資源做更好 XD通常政府輔助只能佔總製作費4成 製單電視台要付6成公主我來了 政府輔助490萬 自費就要735萬多 我記得公主來了是有兩家電視台聯播 兩家+製單 還湊不來錢 必須每個節目讓抖音置入 節目一直抖音來抖音去的 整個品質被破壞一字千金輔助600萬 那自費就要900萬 全能+公視(政府的錢)就能全部吃下 根本不用為費用去拉贊助置入 可以專心做節目
作者:
OPPAISuki (OPPAISuki)
2019-10-06 16:44:00公視是公廣集團 是用政府的錢 不是商業電視台 可以不用怕虧損做節目 收視都很低 也不怕 還是做戲劇收益比較高其它電視台做節目都是為了要賺錢
作者:
jahnny (孤行雁)
2019-10-06 16:53:00是的 公視不用考慮賺不賺錢 不用為了錢 做出犧牲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9-10-06 18:32:00政府每年固定補助公視九億,其他自己想辦法~~
作者: vini770803 2019-10-06 18:45:00
實話說開電視台不是慈善機構 每次看喊沒錢真的很搞笑明明就是沒用心在製作那塊
作者:
OPPAISuki (OPPAISuki)
2019-10-06 18:46:00其實三立滿有錢的 只是不願意投資電視台有錢 但是製作單位確實沒錢你也說電視台不是慈善機構 怎麼會願意做賠錢的事呢?又不是政府可以亂花人民納稅錢不用負責 搞到負債累累
作者:
jahnny (孤行雁)
2019-10-06 18:55:00三立不是不願投資 是都投資在戲劇方面 用九 一千個晚安都花很多 連有錢的電視台資源都只能傾向一邊 其他只能呵呵了
作者:
Beandou (豆豆)
2019-10-07 01:08:00其實就是電視綜藝一攤死水,目前投資再多都很難收益,除非像當年有植劇場那種巨大的改變,現在問題還是台綜太多舊觀念沒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