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的討論文實在太多了吧XD,一個綜藝節目能如此真是前所未見。
抱歉又占用版面,我這邊再補充一點不一樣的東西跟個人心得。
8*25公尺自由式接力
秒數用0.25倍速定格看的,多少有點誤差,跟測試賽的50公尺相比,比值越小代表進步幅
度越大,可以看出藍隊女生是這次藍隊獲勝的關鍵,除了本來就很快的NINA外,其他三人
都表現得很好,女生部分雙方就拉開了13秒的差距。
把第二季的成績放上來做個比較,原本看完第二集測試賽,想說S3的游泳能力平均較差,
但這集看起來又蠻不錯的,我認為有訓練有差啦,平均而言,50公尺的成績第二季比較好
,25公尺的成績第三季比較好。
希望製作單位能召集1~3季游泳最快的前8名,來個大亂鬥,一定很精彩。
游泳關於藍隊一接二偷跑的問題,我這邊有點小小的心得。
正式游泳接力比賽,選手是站在出發台上跳水出發,出發台與池壁有感應裝置,有沒有偷
跑用機器判定很清楚。
但全明星不允許跳水,選手都是在池邊蹬牆出發,所以偷跑的判定依據到底是
1.腳蹬離牆面為準
2.手離開池邊為準
這一集的判定,看起來是以2為準
我原本以為,池邊出發偷跑的判定依據是1,因為第二季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那時候,紅隊的第3棒周予天跟第5棒廖允杰,有提早下潛去做蹬牆的動作,手都是提早離
開池邊了。
因為國際上基本沒有在池中出發的,所以相關規定應該也是查不到啦,因為正式比賽判定
是「腳離開跳台」的瞬間,所以我也以為是「腳離開池壁」來判定,不過我看到Dcard上
好像有游泳選手回復,似乎2才是正確的,那這樣的話,第二季的紅隊就要加10秒了。
如果2才是正確的判定,那這一季製作單位有改正是很好啦,不過這種前後標準不一致,
規定不嚴謹的狀況還是不要一直發生啦,還好最後林敬倫有逆轉,不然藍2就吃悶虧了。
再來講講桌球的心得,發球的問題,上面已經好幾篇了,我就不重複贅述,來談談其他的
議題好了。
1.小傑場邊的指導
通常雙打,是隊友在桌下比手勢,告訴發球的隊友要發哪種球路、落點,以便自己的第三
拍能夠提早準備,小傑直接把發球暗號用口頭講給大家聽,說實在的我有點傻眼欸,這個
稍微有點程度的人,大概一兩次後就破解了,簡直就像棒球捕手,直接大聲告訴投手說:
「下一球投外角直球喔!下一球投指叉球吊他喔!」
這場比賽只有雙打,所以暗號只有一個數字,「1或2」,1是下旋球,2估計是不旋轉長球
或側上,在第二局女雙的比賽就看得出來。
為何是第二局呢,因為第一局有人混淆我了XD,胡釋安的發球,小傑講了四次「1」,結
果安安全部都發不旋轉長球,直到小傑叫暫停跟第二局我才弄明白,到底是胡釋安根本沒
在聽指示,還是執行層面不到位呢,總不可能是小傑的暗黑兵法吧。
第二季有單打的比賽,暗號就是兩個數字,第一個數字是球路、第二個數字是落點,然後
第一次比賽的第13集,跟第二次比賽的第16集,暗號又不太一樣,舉第16集的來說明
球路-落點
球路:1-下旋、2-側旋帶側上、3-不旋轉長球
落點:1-右邊、2-中間、3-左邊
落點我不是很確定啦,因為單打的只有吳心緹,然後她執行的不是很準XD
總結來說,小傑會在場邊下這些指令,應該有他專業的策略考量,或許這個層級的比賽,
他也不怕對手破解吧,就算被破解了,選手的執行能力不夠,說不定還能混淆對手XDD
2.NINA的發球
不是要講違規問題,不過這種下蹲式的砍劈發球,讓我想到中國的丁寧,日本的伊藤美誠
好像偶而也會這樣發,這種發球帶有強烈的側旋轉,而且丁寧厲害的是還能正反兩用,製
造出左旋或右旋,不過NINA似乎只會用正拍拍面擊出右旋,看林昀希的接發一直往左噴就
知道。
比起發球暗號,我覺得小傑在當下更該大聲告知CC破解這個發球的方法吧,好像有講往右
邊打,但不知CC是沒聽懂還是執行不了,其實就是看對手拍面接觸球的位置,就跟她接觸
一樣的位置,就可以抵銷旋轉了,從CC看過去就是用拍面去搓球的左邊,不過講起來容易
做起來難啦。
3.紅隊的長顆球拍
陳勢安有提到,安安跟宗華兩人都是拿長顆,我從電視看似乎顆粒面在反手,正手是反膠
,而第二季的小八也有提到,紅隊的反拍是顆粒。
不確定他們是拿短顆還長顆啦,不過我有點疑惑的是,顆粒會比平面更適合初學者嗎?我
自己是沒打過顆粒,但我聽說平面對初學者較容易控球,感覺上,他們拿的球拍膠皮選擇
應該是小傑的指導。
不知道小傑的考量點是什麼?怕對方的旋轉,所以用比較不吃旋轉的顆粒?還是因為知道
不可能打中遠台相持弧圈球,所以拿顆粒在近台穩穩推就好?
有沒有高手要來解惑一下,不然只能去問江宏傑本人了。
4.賀軍翔的直拍
看得出來是比較年長的人的打法了XD,現在直拍選手幾乎要絕跡,而且他反手位好像不會
直拍橫打,還是用傳統的推擋,下次如果還有機會比賽,紅隊就是狂送他反手位,但能不
能成功執行又是一回事了XD。
女子選手出賽分配
男子選手出賽分配
坂本宗華好像存在感不高,出賽場次有點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