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變形聖嬰跟颱風的關係(賈新興)

作者: caterlanse (卡特--藍)   2014-05-10 21:39:41
賈新興博士對於今年夏天聖嬰現象與颱風關係的預估
轉自賈博士的臉書發文
https://www.facebook.com/climatechia?fref=ts
變形聖嬰和颱風的關係:
約略在2007年分別由日本的學者Ashok等以及台灣的留美學者余進義等都發表了關於聖嬰
現象的變形,日本人稱作ENSO Modoki,余教授等稱作兩種類型的聖嬰現象(two types
ENSO)分別為東太平洋(EP)聖嬰及中太平洋(CP)聖嬰現象(圖1)。而自1990年代後出現CP型
的聖嬰現象就特別的多,2013年中國的學者Wang等也分析了這兩種聖嬰型態對夏季和秋季
颱風路徑的影響,因此本文的圖都是引自於他們的研究論文,圖4則是我針對颱風個數和
侵台颱風個數的分析。
研究顯示,當出現EP聖嬰時的夏季(7-9月)颱風最容易出現在圖2中的紅色區塊(藍色區塊
則代表颱風出現相對少),包括菲律賓東方至呂宋島西方。但出現CP聖嬰時情形就很不一
樣,可以看見颱風最容易出現在台灣及日韓。
至於10-12月的颱風方面,當出現CP聖嬰時颱風集中在菲律賓東方以及日本南方(圖3的紅
色區塊),至於西北太平洋不同季節月份的颱風生成和侵台颱風比較由圖4可以發現,EP和
CP對於主要颱風季的颱風生成中位數沒有不同,但EP/CP聖嬰發生時颱風季前生成的颱風
中位數為7.5/4.5,而EP/CP秋季生成颱風中位數分別為5.5/7,全年警報數的中位數分別
為7/6,至於EP/CP侵台颱風的中位數則分別為2.5/3.5。所以整體而言,如果今年是發生
CP聖嬰的話對台灣的影響相對就比較大了。以目前聖嬰的發展跡象來看,似乎EP的機會仍
舊較高,我們就持續監控聖嬰的發展罷!
另一篇也值得一讀
台灣天氣舞台:經驗法則 聖嬰和颱風
提醒:實際的颱風預測還是要參考最新的預報資訊ㄡ!
今年夏季氣候的重頭戲應該是大家所矚目的聖嬰現象的發展,已經聽到一些財經的廣播或
是新聞一直在講聖嬰現象對全球的原物料影響,反倒是主要的氣象線記者似乎無動於衷,
這個現象真的很弔詭也很特別,先不提這個了。
如果出現聖嬰它的影響如何呢?最直接的方法是根據歷史的經驗法則,把過去發生的個案
直接進行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我也把類似的聖嬰年找出來,並看看過去和颱風生成(圖1)
及侵台颱風(圖2)的歷史經驗。因為颱風資料由1958年開始,故一共選出了
1963/1965/1968/1972/1982/1986/1991/1994/1997/2002/2004/2006/2009年,並且把颱風
季前(1-6月)、颱風季(7-9月)、秋季(10-12月)、全年颱風及全年發布海陸警報的颱風做
出鬍鬚圖(圖1)。
全年生成數平均為27.7比平均值25.7多,但最多也有33最少是22個鬍鬚圖的鬍子長表示
他的變動略大。7月至9月的生成平均為14.4接近氣候平均的14.1,全年發警報數為平均
6.6也接近氣候平均6.3,秋季生成的颱風也和氣候平均接近。
至於大家關注的侵台颱風方面(圖2),主要侵台颱風發生仍以7-9月較多為2.5和氣候平均
2.7接近,至於秋天侵台颱風的部分平均有0.15小於氣候平均0.39。這些都是根據過去發
生的案列統計特性,會因為個案的選擇而不同。
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聖嬰的發展又分為東太平洋聖嬰和中太平洋聖嬰,這兩種聖嬰現
象對颱風的影響又不同,下次再整理給大家參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