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夏天到
未來一周,高空西風噴流正式北跳,中緯度系統已經影響不了台灣,
夏天正式來了。
對台灣來說,
冬季系統:北極渦旋、西風噴流、東亞槽、地面冷高壓、鋒面、溫帶氣旋都不用理會;
因為真的要說的話也只有一句話:半年前那個令北美大冰凍的北極渦旋目前快死掉了。
至於,現在起要觀察的是
夏季系統:南亞高壓、太平洋高壓、季風槽、季風低壓、赤道輻合帶、颱風的影響。
因為不管是東亞到西太平洋、陸地到海洋、熱帶副熱帶到溫帶都將感受到夏季熱浪。
首先最重要的是颱風。
http://www.nrlmry.navy.mil/tc_pages/tc_home.html
目前位於菲律賓東南東方有兩個熱帶擾動,編號90W和91W
較遠的90W模式預報發展比較好,目前位置大約在東經148度北緯8度,
這個未來預測會成為一個大而結實的颱風。
為什麼會這樣呢,要從環境看起,從地面往上到高空的環境來看,
影響颱風發展的三大重要因素:洋面海溫、垂直風切、高空輻散
http://www.oceanweather.com/data/NPAC-Western/SST.GIF
海洋面的海水溫度:
因為颱風是靠水汽凝結降雨同時釋放潛熱來維持與增強,
因此海水溫度很重要。
然而,
目前菲律賓東方海水溫度都超過28度,
台灣東南方東經140度以西甚至接近或超過30度,
因此可預見的是颱風接近台灣的過程中,海水溫度給予很大的加持。
http://tropic.ssec.wisc.edu/real-time/westpac/winds/wgmssht.GIF
垂直風切:
因為颱風是氣流垂直旋轉的結構,如果某環境場高低層的風向不同,
那就存在垂直風切,或稱為風切變,
理想大氣環境當然是高空和地面都吹同樣方向的風場,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通常地球上每個地方的大氣環境都存在垂直風切,
如果是弱垂直風切,高空和地面不同向不同速的差異性沒那麼大,
那麼對颱風影響輕微,甚至颱風的到來會改變當地的風向、風切變。
但如果是強垂直風切,那麼會使颱風的垂直結構發生傾斜,
旋轉的風速無法對稱垂直中心軸,使颱風的強度減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颱風進入中緯度西風帶區域,
受到高空西風噴流與地面環流之間的強大垂直風切,
使颱風結構發生傾斜,強度減弱,甚至冷空氣入侵逐漸轉化為溫帶氣旋。
然而,
目前台灣仍受到太平洋高壓邊緣勢力穩定影響,
太平洋高壓是垂直的深厚系統,風力溫和與熱力四射的氣流,
且未來一周西風噴流北跳,西風帶上的強垂直風切再往緯度較高區域移動,
因此,台灣東方到菲律賓東方沒有強垂直風切。
這對於來到此區域發展的颱風,是沒有風切阻力的。
http://tropic.ssec.wisc.edu/real-time/westpac/winds/wgmsdvg.GIF
高空輻散場:
由於颱風是低層劇烈輻合向上衝頂的氣流,但到了氣流非常高的高空,
總要找到地方輻散出去,如果高空輻散場不佳,甚至受到高空高壓下沉氣流抑制,
那颱風的高空氣流勢必會有反彈力道,與後來的上升氣流對沖,
影響颱風強度,尤其典型經驗常看到,當高壓東側的下沉乾空氣捲入颱風中,
颱風的雲雨帶會立刻受到破壞,影響颱風的潛熱維持機制,
颱風強度會迅速受到影響。
因此高空的輻散場必須要提供颱風上升氣流後的輻散,
輻散場數值越大,輻散越佳。
然而,
目前在東經140~150度的低緯度都有好好的輻散環境,
因此90W和91W所在的高空輻散環境不錯,
北面的太平洋高壓輻合勢力不強,尤其台灣東方到東南方海域的高空也很乾淨沒有阻力,
可預見的是颱風到此區域後,高空環境容許颱風強度向上可以發展。
因此整個環境來看,西太平洋到台灣東方的颱風發展環境不錯,
91W先天結構較差,有季風低壓機制的影子,且90W發展快也會影響91W的發展,
因此目前都把焦點放在東經145度附近的90W
(以上供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