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白話說明)
目前菲律賓東南方的季風低壓正在加強CISK機制與中心暖心結構,
逐漸轉為熱帶低壓,
不過由於季風低壓的範圍大,環流整合過程的強度發展還有待觀察,
但範圍大且模式預報路徑上可能對台灣影響。
季風低壓的形成是由於海陸分布的影響,
夏天的亞洲南方大陸受到輻射加熱,空氣極暖及輕,形成熱低壓,
而海洋相對為高壓系統,氣壓差驅動空氣從海面往陸地流動,
形成一個大尺度的季風流往陸地吹。
由於柯氏力的作用讓風向轉變,來自海洋的氣流會旋入陸地,
再加上水氣受到陸地地形影響開始抬升降雨,同時在釋放出潛熱,
因此在陸地近海處,往往形成一個封閉的低壓環流為季風低壓。
夏季的孟加拉灣,南海,菲律賓東岸都可以見到季風低壓,
其中南亞地區近海的季風低壓最常見也維持最久,幾乎整個夏季都可以見到。
西太平洋地區由於海面積廣大,陸地面積小,
加上太平洋高壓勢力作用,季風低壓不多見,主要多為熱帶氣旋的舞台。
季風低壓主要由季風驅動的機制,但由於在溫暖熱帶洋面上,
因此也具有熱帶氣旋的CISK機制,
換句話說,季風低壓的發展在條件適合下,可以轉為熱帶氣旋發展。
南亞印度洋上的季風低壓在夏季幾乎不可能發展為熱帶氣旋,
因為南亞高空的南壓高壓有強烈的高空東風噴流,
低層又有西南季風的西風噴流,高低空的風向有著巨大差異,
也就是有強的垂直風切成為了季風低壓轉為熱帶氣旋發展的最大阻礙。
反觀西太平洋上,季風低壓發展為熱帶氣旋的條件較好,
通常高空的東風流不強,垂直風切比起南亞印度洋上要小的多,
但是季風低壓另一特色是結構大,
對大尺度季風環流推動形成的季風低壓,
如何在大範圍結構下,加強CISK機制並建立單一個暖中心,是一大挑戰,
這往往需要時間。
目前菲律賓東南方的季風低壓,目前已編號為96W,
未來有機會逐步發展形成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 11W ),
不過結構上頗大,需要整合,
加上更東邊的季風槽醞釀下,可能會跟著另一個熱帶低壓出現,
因此96W與後頭可能形成的另一個低壓,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可能會都會形成颱風。
因此雙颱的路徑上就要開始關注了。
由於現在東北亞有一西風槽通過,因此太平洋高壓正在東退,
加上96W(未來的颱風)會偏北移,但之後
後頭新的颱風以及西風槽通過後,太平洋高壓又西伸,
因此模式預報96W又會重新偏西移,接近台灣,且有機會影響。
而預報未來96W後頭的颱風的路徑也要關注,
模式來看,
這個96W後頭的未來颱風在季風槽最東端孕育誕生的熱帶氣旋,
結構上看起來會比96W好,強度更強
頂著北方的太平洋高壓,就要看到到時高壓脊勢力的分布了。
最後順帶一提,
冬季系統北極渦旋已經重新開始增強了,冰凍範圍將重新擴張,
來到了七月尾聲,夏季來到了中後段,要好好把握,
因為之後又要上演冷暖大戰了。
(以上供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