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兩三天如同先前預期的,仍是夏天的午後雷雨型態,
午後熱對流有些時候下起來還是蠻猛的,
短短幾個小時就會降下超過一百毫米的雨量,
不過通常都很局部性,比較難有大範圍的強降雨發生,
目前來看這種午後雷雨的天氣明天還有一天,
台灣大致還是在弱地面高壓的範圍內,午後山區仍然會有熱對流發展降雨的機會,
局部地區雨勢可能會比較大,下午外出仍要多加留意,
明天比較不同的地方在於長江口有一個低壓波動要東移,
南側延伸出微弱的鋒面系統,風向轉折的風切線可能會逐漸靠近台灣北部、東北部海面,
是否會讓午後雷雨變得比較明顯值得注意,特別是在北部、東北部山區一帶,
明天晚上開始則要注意菲律賓東南方的海鷗颱風外圍環流逐漸靠近可能帶來的天氣變化,
海鷗颱風是今天下午由菲律賓東南方熱帶低壓15W升格而來,
原名是2008年大名鼎鼎的卡玫基,改成意譯後變成原意的海鷗,
初始擾動94W偏向東風波性質,逐漸接近菲律賓東南海面後,
搶奪了南海原本流向95W的西南季風支持,結構漸趨完整,
系統南側流入加強,整體環流開始旋轉,最後加強為輕度颱風,
未來海鷗所經過的區域環境還不錯,海溫、風切等條件都不差,
因此預估強度將持續加強,有機會達到中度颱風等級,
北邊的太平洋高壓強度雖然不算頂強,但是卻穩穩地維持著東西走向的高壓脊型態,
海鷗大致就沿著高壓南側邊緣一路朝西北西移動,
週日逼近呂宋島中北部,隨後穿越,下周一進入南海東部後持續朝海南島、雷州半島逼近
目前幾個主要的模式客觀預報及氣象單位的主觀預報結果都差不多,
但是仍要繼續觀察是否會走得這麼順利,
特別是通過菲律賓呂宋島前後這段期間的變化,
有兩個關鍵點可以注意,一是太平洋高壓是否在海鷗東側出現往南延伸的現象,
如果有,海鷗的路徑有可能偏北分量就會大一點,
另一個就是呂宋島西側是否出現正渦度區域,並且隨著颱風靠近而加強的情況,
如果呂宋西側有正渦度出現,表示環境風場氣流大致為偏東風,
隨著颱風靠近正渦度加強,就像西進颱風要通過台灣地形,在背風面有副低壓建立一樣,
照以往的經驗,這也是颱風要繼續比較偏西通過呂宋島的徵兆,
如果以這種西進的路徑來看,颱風中心沒有進入巴士海峽,太接近台灣的話,
對台灣的天氣影響應該不會太嚴重,
但是隨著颱風外圍環流靠近,快的話從明晚開始,慢的話從周日開始,
台灣東半部及恆春半島的天氣會逐漸轉壞,出現陣雨的機會逐漸提高,
週日晚間到下週一這段期間颱風將是相對最為靠近台灣的時候,
花東地區以及恆春半島可能有局部大雨甚至豪雨發生的可能性,提醒這邊的朋友特別注意
西半部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降雨的機會較低,
南北兩端受到東風繞地形而過的影響,可能出現強陣風的情況,這點也要多加注意,
沿海的風浪有可能明天就會慢慢加強,要前往海邊活動同樣要特別小心,
整體來看這個颱風路徑沒有特殊變化的話,對台灣屬於外圍環流影響,
迎風面有局部較大降雨,部分地區也會有強風,但是影響程度還不會太大,
下周二之後隨著颱風迅速趨向海南島,
對台灣天氣的影響可望會慢慢減小緩和下來,
以上先簡單供參考,如果有特殊變化的話再隨時來為大家說明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