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aron (一)
2014-09-18 11:15:17天氣小觀:密切關注鳳凰颱風
鳳凰颱風的形成,會使即將南下的秋雨鋒面受到破壞,
但取而代之的就要擔心是否有秋颱共伴效應的情況。
夏颱西南氣流和秋颱共伴效應是台灣最強的兩種降雨模式,
這兩種降雨都出現極端劇烈降雨的例子。
而這兩種模式影響對台灣的地區剛好分別為中南部或北東部,
而要出現這兩種模式的降雨,需要一些條件。
在夏季,夏颱西南氣流的劇烈降雨模式為颱風+季風槽,
在秋季,秋颱共伴效應的劇烈降雨模式為颱風+西風槽+太平洋高壓,
因此,秋颱共伴效應的條件要求比較高。
秋颱共伴效應的三種條件,
颱風在南方,太平洋高壓在東方,西風槽在北方,
使的低層的東南風與東北風輻合上升後,沿高空西風槽輻散,
往往在台灣北部或東部產生劇烈降雨。
西風槽
太平洋高壓
颱風
鳳凰颱風由於接近台灣,甚至侵襲台灣,
加上之後的(類)東北季風南下,因此就必須關注有無共伴效應。
這裡說明一下:
(類)東北季風和東北季風都可視為東北季風,
因為東北季風不像西南季風有爆發的時間點,
西南季風往年會囤積到五月中,然後一次爆發,整片西南風吹向東亞。
但東北季風不會等到十一月中才南下,九月中就會出現,
因為冷高壓九月以後就會出現,並且造成南北溫度差。
使東北風南下,變為東北季風時期的開始。
但由於冷高壓強度需要時間累積,無法完全掌控東亞,
因此,在前秋,東北季風斷斷續續,所以不會定義東北季風爆發。
再回到這次鳳凰颱風的情況,大概有四種,
1. 影響最嚴重的第一種
太平洋高壓先斷裂,颱風在南方走得慢,西風槽再緩緩壓下來
形成南颱風,東高壓,北西風槽的共伴效應模式,
然後颱風沿著東部北上,共伴效應+環流侵襲影響下,
北東部的雨量將會很可觀。
2. 影響中等程度
太平洋高壓斷裂並且轉南北脊,颱風受到導引先轉北,等到颱風侵襲台灣北部後,
才漸漸接上西風槽,因此台灣主要是受到颱風環流影響。
3. 影響程度輕微
太平洋高壓立即斷裂,台灣東方較遠北上,環流輕微影響台灣。
4. 影響最嚴重的另一種路徑
如果颱風從台灣西南部北上甚至登陸,如此一來台灣中南部影響會最嚴重
因為別忘了,西南季風還沒退場,中南部這種路徑要很注意,
北上掃全台,北東部也會影響蠻多的。
因此,這次需要關注鳳凰颱風的影響不能太過掉以輕心。
中南部主要關注颱風環流影響,北東部除了環流影響還要多關注是否共伴效應狀況。
(以上供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