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議題在今年大約2月(農曆過年前)時,
在收看三立電視台"消失的國界"有一集節目,記者到以色列訪問當地官員時,
就有這樣的想法了。不過最近隨著台灣即將實施第三階段限水措施,
又想起這個可以當作借鏡的參考例子。
節目中提到以色列雖然本身沒有豐沛的水資源(三面環陸,只有一面有海),
但是以色列的農業作物(包含水果),以及民生及工業用水都是來自海水淡化而來。
甚至,以色列將淡化後的海水,一部分還賣給鄰近的國家使用。
(而且它的水資源利用率極高,灌溉過後的農業用水並不會直接排放丟棄掉,
還會重複洗淨殺毒消菌後循環利用)
最讓人驚訝的是他們水管的漏水率,只有0.X%程度,遠低於台灣。
回到台灣的現況,台灣這種海島型的小面積國家,
以往主要都是依賴颱風降雨來大幅增加水庫儲水量。
但是去年只來了1個麥德姆颱風,不但雨量少,而且經過停留時間又短。
換句話說,台灣水庫蓄水量從去年夏天後就一直在消耗老本。
也許這個現象是在告訴台灣相關當局,該好好考慮引進外國的海水淡化技術。
我們無法期待每一年的颱風都一定會經過水庫集水區,
也無法肯定每次的颱風就一定能帶給台灣水庫多少的水量。
但是台灣身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周圍的天然資源若放著不能利用,
豈不是很可惜嗎?
以前在數字版曾經提出過海水淡化的相關問題,
當時有其他人簡單回復,因為價格成本高所以政府才不願意做。
那如果把海水淡化後的水資源先暫行限制只有工業用水能使用呢?
那些工業用水廠商平時已經享有電價補貼以及稅金優惠措施,
那麼如果第一階段使用海水淡化技術後,限制工業用水達到一定數量的大型用戶,
只能購買海水淡化之後的自來水,並不能與民生用水來搶水庫的自來水源。
不知道這樣的方法是否可行?
當然這是階段性的措施,如果將來可以降低海水淡化後的成本,
再逐步開放自來水用水庫水源的比例,這算是暫時性的權宜之計。
當然成本的高低會與技術能力有關,如果現階段台灣沒有足夠的人才,
那台灣政府花高薪去聘請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術專家/權威,
來幫助台灣建立起海水淡化廠設置,
這樣應該可以克服或減少初期因為不懂Know how而花的冤枉錢。
畢竟期待颱風每年要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