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模式預報,準備跟東北季風說再見

作者: daron (一)   2015-04-02 13:30:00
天氣小觀:模式預報,準備跟東北季風說再見
(以下白話說明)
影響台灣大半年的東北季風也差不多要告一段落,
模式預報,下週微弱東北季風影響後,
大陸冷高壓勢力大幅北退,東北季風也退離台灣。
看來,下週微弱東北季風影響後,
就準備跟東北季風說再見了。
東北季風每年約在九月中左右報到,到隔年四月初消退,
由於南海西南季風要到五月才會爆發,
因此春季是看不到東北季風大戰西南季風的景象。(秋季才看得到)
東北季風退場後,
最大的改變就是溫度的變化通常和降雨有關,雨後回溫。
而不再是冷鋒通過後轉冷的天氣型態。
而東北季風離開後,西南季風又尚未爆發的這段期間,
也就是四月這段期間,就是由副熱帶高壓來接管。
往年的這個月份,
通常是副熱帶高壓勢力範圍最大的時候,可以從南亞甚至東非連接到西太平洋,
勢力範圍可以說是誇張的大。(不過副熱帶高壓/太平洋高壓強度最強是在盛夏)
因此,對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來說,
這時節就是炎熱的乾季,要等西南季風爆發後才進入雨季。
然而,對台灣來說,東北季風離開後,在副熱帶高壓影響下,
主要由東北信風或是變性高壓的偏東風影響,
對台灣理論上也是炎熱的少雨季,但是由於高空西風帶還沒北移,
所以中緯度大氣系統的活動像是西風槽的地面鋒面,華南雲雨帶,
依舊影響到台灣,帶來降雨。
因此在過去的四月的降雨統計上,仍然有很多雨水。
只是,如果中緯度系統的活動影響不及台灣,通常台灣四月會偏乾。
但是越來越多的變數是,原本四月應該沒有的系統-颱風,
像是今年四月的梅莎颱風,以及後頭的低壓擾動。
颱風通常就是夏秋季節的產物,
決定北部和東部在夏季降水的主要因素,
更是決定中部和南部在夏、秋兩季降水的主要因素,
不過往年,甚至最近年可能受到暖化效應影響,
颱風在春季誕生的例子越來越多,甚至冬季。
春颱替台灣帶來降水過去仍有例子,但是一般的條件並不容易,
因為西風帶還沒有北退,往北通常轉向,
位置偏南,北面又有副高壓制,很難像秋颱把水汽帶上來。
在秋季,並不是每個颱風從南邊通過就能把水汽帶上來台灣,
但經常颱風從南邊菲律賓通過時,水汽常常往北飄進台灣,
甚至與東北季風形成秋颱共伴。
這是因為在秋季的大氣環境,
太平洋高壓位置在東邊,且為一穩定的單體反渦旋勢力,
當颱風從南邊通過時,高壓的東南風與颱風的東南風,
一起把水汽推向台灣
但是在春季,副高的反渦旋勢力不穩定,不常有穩定的單體
通常高壓呈脊帶狀往西伸,勢力甚至連結到東南亞地區。
因此颱風從南邊通過,如果北面有高壓勢力壓制下,
水氣很難北上帶進台灣。
因此,梅莎颱風要影響台灣,必須突破高壓脊北上,
然而,和秋季相比,春季的颱風環境,對颱風也是一項考驗。
模式預報,梅莎颱風登陸菲律賓後減弱為一低壓擾動,
由於減弱後的擾動,在低層活動,中層副高引導力變弱,
低層由於華南地區有中緯度鋒面系統,
因此地面風場的東南風往北匯入時,順便把這個擾動往北帶。
就這樣在中緯度系統的幫忙下,
模式預報慢慢地飄到台灣海峽南部,水氣也跟著帶入中南部。
只是模式看來,微弱的擾動屆時逐漸消散,帶來的降水有限,
但若能配合午後的熱對流發展,也算是小補。
不過又說回來,
這種小尺度低壓擾動的發展和移動,變動性太大,
只有繼續觀察了。
(以上供參囉)
作者: Whitelighter (伊恩萊特勇闖天涯)   2015-04-04 01:5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