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週末這兩天的午後雷雨都比較明顯,
特別是昨天在台北市區的大雷雨,1小時累積雨量最大的地方(公館)高達133毫米,
市區的排水根本宣洩不及而導致一度淹水的情況,
這種集中型的暴雨因為瞬間雨量過大,經常是造成許多災害的元凶。
今天的午後熱對流發展就相對緩和下來了,雖然台灣附近仍為偏南風環境,
不過太平洋高壓脊的位置似乎有往北移動的趨勢,
台灣上空的高壓勢力較為加強,周邊近海的水氣也較為減少,
因此午後山區的熱對流發展情況顯然比前兩天要來得減弱。
預估太平洋高壓再度加強後,一直到周五(19日)應該都是降雨相對較少的一段時間,
各地維持盛夏型的天氣,晴朗炎熱高溫,
中午過後在山區仍有些熱對流發展降雨的機會,不過降雨的範圍跟雨量應該都比較有限。
各地白天高溫普遍可達32~34度,部分地區甚至會超過35度以上,
紫外線指數也普遍在過量到危險等級,
在戶外活動務必要注意防曬,並且多補充水分預防中暑。
周末期間(20~21日)適逢端午節連續假期,預估到時候高壓強度會稍微減弱,
北邊的梅雨鋒面略往南移動,靠近東海南部一帶,台灣附近的大氣不穩定度再度提高,
水氣也增多,因此午後雷雨的機會又會大為增加,
不排除有局部午後大雷雨發生的可能性,
周末期間要安排活動,特別是前往山區的話都要多加注意。
未來受到太平洋高壓的阻擋,梅雨鋒面要再往南來到台灣上空的機會應該已經不大了,
台灣今年的梅雨季大致算是告一段落,
相對來說,長江以及日本等地受到梅雨鋒面的影響相當顯著,
過去一段時間已經下了很多的雨,未來7~10天內還是很容易發生劇烈降雨的情況,
計畫要前往當地的朋友都要特別注意。
台灣梅雨季來到尾聲後,緊接著就是颱風季節要登場,
雖然目前太平洋熱帶洋面上並沒有明顯的熱帶擾動發展,
但是預估進入6月下旬後,隨著夏季西南季風氣流再度回到南海、菲律賓一帶,
低緯度季風低壓槽逐漸建立,
到時候熱帶低壓或颱風等系統發展起來的可能性就會大為提高,
因此下週開始,南邊熱帶洋面上的系統變化值得開始注意留心。
以上簡單供參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