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5 15:12:14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北半球正值盛夏,巴基斯坦近日有八百多人熱死,台北6月超過35度的天數創紀錄,一項
最新研究顯示,日常天氣模式數十年來已經改變,使北美、歐洲與西亞的夏季熱浪更長、
更強、更頻繁。
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一個氣候科學家團隊檢視1979年以來的天氣模式,發現世界一些地區
出現值得注意的頻率與強度變化。這裡說的天氣(氣象)模式,就是我們平常在氣象預報
裡看到的那些高低氣壓系統;這些天氣模式的變化,造成比較突然的熱浪,有別於人為氣
候變遷帶來的那種逐漸暖化。
團隊研究了一種上層空氣模式,發現這空氣模式「似乎放大了暖化的效應」。
為什麼發生研究裡發現的那些變化,還有待探討,但專家說,一般而言,這些變化符合目
前在氣候學界漸成氣候的一個理論:北極的海冰融化,有時候改變噴射氣流的流動方式,
促成極端天氣,例如致命的暴風雨和颶風。
在許多情況裡,包括美國東部與亞洲西部的夏季,這些改變從1990年以來變得更明顯,而
那也正是北極海冰加速融化的時段。
例如,北美東北部的夏季高壓天氣系統造成美國東部變熱,在1980年代初期,這些變熱的
夏季日子大約是18天,現在是26天。
報告主撰人霍頓說:「熱浪的日子每個夏季增加,平均持續更久,而且持續最久的又持續
比較久」。
研究報告說,2010年俄國西部造成五萬多人死亡的熱浪,以及2003年造成歐洲七萬多人喪
生的熱浪,就起因於上述天氣變化。
喬治亞大學氣象學教授謝斐德表示,由這份報告可見,日常天氣模式,愈來愈不能和地球
暖化造成的長期變化分開看待。研究報告刊登於24日出版的《自然》期刊。
http://goo.gl/8OdI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