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阻塞高壓將出現,北極釋放,冷團集結

作者: daron (一)   2015-12-26 11:38:17
天氣小觀:阻塞高壓即將出現,北極冷氣團釋放-西伯利亞冷勢力大軍集結
前冬時期之末
前冬時期(跨年前之冬),再過幾天就要結束,即將進入後冬時期。
回顧前冬時期,台灣天氣可以說幾乎溫暖,兩波冷氣團影響台灣。
更多時間是溫暖有如春或夏。而這一切都起因於北極渦旋的強勢發展,
極鋒噴流(中高緯度西風噴流)偏強,擋下了南北氣流的交換。
沉默的前半場
冷氣團在冬季前半場的沉默,一切都是為了後半場的爆發。
從北極震盪指數來看,從10月中以來95%的正指數,
說明了北極渦旋鎖住北極冷凍氣團許久,
但預報這一切在1月開始後有將有重大變化,從正指數一路下滑到負指數。
目前多數預報指出,將有明顯甚至劇烈負指數情況發生。
這表示,囤積已久的北極冰箱將要大開門,
北極會釋令大量令人急凍的氣團南下,從預報高層渦度場也可看到趨勢,
未來一周即將有一道強烈的深暖脊從歐洲伸向北極,並且形成阻塞高壓。
北極海冰的分布
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北移,但對北極來說,北極海已全面結冰。
海冰區向南延伸,在加拿大北方的哈德森灣以及通往北極的西北通道海域都已結冰。
北極海冰同時也延伸連結到格陵蘭半島沿岸,遠東亞洲與美洲交界海並跨進白令海。
比較嚴重的少海冰區域,一個在亞洲,一個在歐洲。
在亞洲,受到前冬偏暖影響,在東北亞外海的庫頁島周邊鄰近海域,
今年海冰區面積小於往年。
在歐洲,另一塊較嚴重而未結冰的海域的地區是挪威北方的巴倫支海
這裡主要是因為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響,
往年巴倫支海的結冰範圍主要分布在近北極新地島以西靠近北極點的海域。
由於這一帶位置特殊,時常形成強烈的北大西洋暖脊,往北極推進。
不過在前冬時期北極冷氣團以囤積為主,北大西洋暖脊有更多時間應付來襲的冷氣團,
導致這一帶海域結冰範圍也小於往年。
世界上最強的暖流:墨西哥灣暖流
墨西哥灣受到赤道暖流分流後,北半球信風從東邊帶來暖流不斷注入墨西哥灣,
使墨西哥灣成為很大的蓄熱水池,蓄熱水池的海流再往北美流出。
從墨西哥灣北上的海流,就稱為墨西哥灣暖流,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暖流。
暖流沿著北美東岸北上,在流入西風帶後,開始折向東流並且以扇形展開,
稱為北大西洋暖流。
由於西風帶非常強勁,扇形展開的北大西洋暖流不旦可以衝抵歐洲,
甚至可以直奔北極圈以內的巴倫支海。
北大西洋暖流不但帶來溫暖的海水外,也同時溫暖了大氣,改變了大氣環境。
每隔一段時間後,空氣蓄熱到一定的程度後,
北大西洋西風帶中會出現北大西洋暖脊,隨西風帶向東移入歐洲,
一旦西風脊東移過程強烈發展時,甚至會形成阻塞高壓,阻塞了西風帶的流動。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從北大西洋東移進入歐洲的西風脊,開始強烈發展。
並且在歐亞大陸上形成阻塞高壓。
後冬時期開場的大氣秀:歐洲東側阻塞高壓
在隆冬時期,極地大陸的低層大氣分布著極冰寒的冷空氣。冷空氣隨西風由西向東推進。
當西風帶出現阻塞高壓後,阻塞高壓使西風帶減弱,
在阻塞高壓的東側或南側,冷氣團大軍開始集結,冷高壓開始增強。
在阻塞高壓的西南側,則容易出現割離低壓,降雨增多。
模式看來,
未來兩天後,歐洲的開始有西風脊強烈發展,並且東移到歐洲東側時,形成阻塞高壓。
阻塞高壓不再往東移,並且開始阻塞西風帶的大氣活動。
在阻塞高壓的東南側,大量寒冷氣團從北極進入西伯利亞堆積,冷高壓同時也開始發展。
高空可見西風大橫槽橫立從西伯利亞東部西伸到西西伯利亞高空。
西伯利亞上空的大西風橫槽
一波的西風大槽轉直的過程,是促進南北氣流交換的大氣循環,也是寒潮爆發的前兆。
經統計東亞寒潮爆發通常出現在歐亞大陸的阻塞高壓崩潰或是發展成熟期,
也就是西風大槽轉直的過程,會出現在歐亞大陸的阻塞高壓崩潰或是發展成熟期。
而從一周後期的阻塞高壓位置來看,出現在歐洲東側,而比起歐亞大陸(交界)略為偏西,
不過,預報強勢的暖脊發展,西伯利亞橫立西風大橫槽,西伯利亞冷高壓增強後,
東亞受到影響看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不排除後續導致爆發寒潮,
不過是否爆發寒潮,時間較久遠需再觀察。
冬天還沒完,可能正要開始
前冬的偏暖,看來在後冬開始後將終結。
未來一周,在前半段蒙古冷高或西伯利亞冷高壓會陸續南下,
回暖只是兩股冷高壓之間南下之間的空檔,
後半段,大氣環境趨向有利於大陸冷高壓分布,從西伯利亞到蒙古都是大陸冷高壓場。
北方不斷有冷高壓南下,幾乎都是東北季風的日子,
南邊的副高只能退守也護不了台灣,天氣要回暖不易。
想要回到之前的類春暖夏熱天氣,恐怕有點困難,
慘的是當冷高壓南下,當東北季風增強,東北部或北部天氣不穩定,就只能享受冬雨了。
全球暖化,劇烈天氣增加
全球暖化的影響,帶來的並不是天氣更溫暖,而是劇烈天氣增加,極端氣候的日子增多。
不是風強雨強,不然就是熱暑寒凍的日子增多。
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對人類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劇烈。
今年11月30日起,歷經近兩個星期的巴黎高峰會議有了共識,
簽署了一份取代《京都議定書》的歷史性協定:《巴黎協定》,
全球195個國家與歐盟將致力減少碳排放量,
長遠目標要在21世紀末(2100年以前)限制升溫2度。
只是從21世紀至今(2000年~2015年),已經升溫0.8度了...
作者: sobabydontgo (吃相要不要這麼難看阿= =)   2015-12-26 17:25:00
覺得還是等春天來吧(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