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薇子,
歡迎撥冗閱讀此期的《薇子看氣象》!
今天要講的是令預報員們抓狂、令擬人控們腦洞大開(?)的「藤原效應」,
相信各位應該都知道何謂「藤原效應」。
根據CWB在《颱風百問》上的定義是:
「如果兩個颱風靠近至一千公里左右時,
它們將相互繞著相連的軸線做環狀反時鐘方向旋轉,
旋轉中心的位置,由二個颱風的相對質量及颱風環流的強度來決定。
旋轉時通常較小的一個走得快些,較大的一個走得慢些,
有時二颱亦可能逐漸合而為一。」
雖然說定義是這樣寫,但還是有人誤以為,二颱之間必隔千里內才能產生之,
為什麼我說「誤以為」?因為定義上是說「左右」,而不是「之內」。
什麼,難道藤原效應可以彼此隔千里外產生?這就是今天的主題,我們來看一些例子。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2012年七夕最閃情侶,非天秤x布拉萬莫屬了
(布拉萬x天秤:http://i.imgur.com/ptAqLJe.jpg),
但彼此最近卻是1153公里(8月28日凌晨2時)。
那麼是什麼時候「開始」發生藤原效應?
根據時間點判斷,8月23日凌晨2時在二者發生牽引時,二者之間隔1342公里;
再以2001年納莉為例,丹娜絲開始牽引納莉時,二者距離達1600公里,
二者離得再近,最後也還是達到了1366公里。
(丹娜絲x納莉:http://i.imgur.com/xEcERcj.jpg)
這些例子都證明了雙颱之間,必須有實質上的互旋甚至牽引等影響,
才是藤原效應發生的必要條件,
雖然說要離得夠近沒錯,不過距離最終還是僅能作為參考用,
並不能作為判斷的唯一依據,糾結在「一千公里以內才能發生藤原效應」是不對的。
以上是這一期的《薇子看氣象》,我要繼續聽我愛聽的百合控廣播了,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