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兩波冷高壓南下,東北季風增強
目前北方有兩波冷高壓往東亞移動,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這兩波冷高壓南下,
第一波冷高壓1040百帕在蒙古,
第二波冷高壓預計也在1040百帕左右的強度南下,
兩波勢力都不算強,但明顯增強東北季風帶來冷空氣。
第一波鋒面目前在北部外海,冷空氣勢力與700百帕的副高勢力短兵相間,
晚起東北季風增強,東北部轉陰雨天氣,
明起鋒面推進北部,北部天氣也轉差。
接下來就是冷暖勢力的短兵相接,
台灣以北,北方西風短槽不斷東移,冷空氣勢力不斷變換南下,
第一波冷空氣南下後,隔兩天,又第二波冷空氣南下,
冷空氣不算強,暖空氣也不成氣候,
但冷暖交戰,東有南支槽提供的水汽沿著副高邊緣進入華南地區,
配合低空急流輻散,模式預報第二波冷空氣下周將鋒面推往台灣北部的降雨明顯。
綜觀高空大環境,
短波槽不斷變換,彷彿春季高空精彩大秀:西風帶系統受到高空暖空氣攻擊,
但仔細看沒有冷空氣迎擊的真正精彩高空秀。
綜觀地面大環境,
冷高壓不斷變換,彷彿秋季地面精彩大秀:西風帶系統主導地面冷空氣攻擊,
但仔細看沒有暖空氣迎擊的真正精采地面秀。
因為大環境已轉為冬季的大氣模式了,
冬季系統不玩秀,只想主導一切,掌控東亞,掌控北半球。
差別在於現在的冷空氣還沒有強大到帶領南方降溫入冬。
而目前的副高已退往南海,700hpa因地面尚未降溫仍活躍在台灣南方,
與西風南支槽相接的西風急流構建出台灣北方的雲雨帶。
在副高南方,
熱帶性低氣壓在關島附近往西移動,這熱帶性低氣壓進入南海後,
即便增強為颱風,也不會產生秋颱共伴,
因為基本上秋颱共伴的季節(9~11月初)已結束,台灣東方已沒有太平洋高壓了。
除非就是副高退場,由西風槽主導颱風,
但即便這種條件,強降雨也很少會影響到台灣,因為地面場通常都是冷高壓壓制。
但低緯度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菲律賓呂宋島因為颱風和東北季風,
颱風降雨和共伴降雨就很多了,可說是秋風秋雨愁煞人了。
至於是否有強颱的出現,
模式看來就要等颱風入南海,走到副高邊緣,高空輻散轉佳,強度才會快速發展了。
不輸初秋,深秋的季節,也是文人雅士題詩作賦的季節,
當然,不免以憂愁著名的
《秋暮遣懷》
清 陶澹人
人生天地一葉萍,利名役役三秋草。
秋草能為春草新,蒼顏難換朱顏好。
籬前黃菊未開花,寂寞清樽冷懷抱。
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
出門拔劍壯槃游,霜華拂處塵氛少。
朝凌五嶽暮三洲,人世風波豈能保。
不如歸去臥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討。
(以上供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