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鄂霍次可海冰之路
如果春天可以用一首曲來演奏,那肯定是卡農:
卡農是一種曲式,原意為 "規律"。(原名為:"輪唱")
簡單的講,就是有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
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隨,給人綿延不斷的感覺。
簡單樸實的旋律,卻有著精密完美的樂曲結構,充份展現"對位法"的魅力。
交替了一個四季,一切重新開始的季節,
卡農正是代表著春天的旋律,春天是情感的季節。
1680年代德國帕海貝爾的作品為它迎來了輝煌歲月:
《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
(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創作的D大調卡農和吉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UPNmbKwQ4&t=30s
這首完成於巴洛克時期的室內樂,
旋律雖然簡單,但樂曲中低音部位只有八個音符組成的同一旋律,
以2小節為單位的和聲不斷迴旋跌跌宕,從頭到尾重覆了28次。
各聲部旋律依序出現,並交叉行進。
一開始低音樂器(巴松管)啟奏2小節頑固八個低音;
接下來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依次出現,
低音樂器部分從頭到尾重複了28次同樣的八個音,中段以後不再是主奏
在曲子完後還附加上一首輕快的Gigue(吉格舞曲)形成一對來演出。
初春時,冬季系統的低沉,以2節式(冷鋒+冷空氣)往四面八方侵襲,
接下來三個夏季系統依次加入:太平洋高壓、南亞高壓、西南季風,
冬季系統的冷空氣仍重複持續南侵,但勢力漸弱,春季中期以後已不再是主角。
春末以後,梅雨鋒面降水嘩啦嘩啦,與夏季季風爆發形成一對來演出。
但對東亞偏南方的地區來說,
西風南支槽活躍,冷暖空氣旋律彼此追逐,交叉行進,
滴滴答答的碰撞聲,這裡的春雨季早已展開。
目前又一波西風南支槽東移,槽後帶來一些冷空氣,
因此今天鋒面通過後,氣溫會下降一些,
比較要值得注意的是,
星期三以後到週末,接連有兩道較強的西風北支槽加深,
搭配轉活躍的南支槽持續提供水汽,
因此星期三以後降雨增多,北部和西半部天氣都會轉不穩定,
整體來看,本周天氣最好都要帶傘了。
尤其後期模式預報,冷暖激戰下的春雨蠻強的,
如果剛好進到台灣,就要留意春雷或雨勢了。
溫度來看,第二道西風槽的冷空氣更強,
一周尾聲,除了水汽往南推以外,氣溫就是重點了,有機會又要挑戰冷氣團了。
本週侵襲的冷空氣,都是經由結冰的鄂霍次克海南下,
可見海洋一旦結冰,就被當然陸地了。(冷氣團喜歡乾冷的陸地)
不過看到北極海冰,就麻煩了。
由於北太平洋暖脊的打擊太大,白令海冰徹底崩解,
而巴倫支海北域儘管降到了零下10多度,但面對北大西洋暖流,
當地仍持續降水與強風,海冰增加有限。
鄂霍次克海的情況較好就是,黑潮破壞的海冰今天又補回來了。
前冬留下的大面積鄂霍次克海冰,看來會在春天回饋給東亞了。
再加上,極地氣團都取道鄂霍次克海南下,
那麼就不會有太強的西伯利亞冷高壓;
而西風南支槽沒有被高壓抑制,冷暖大戰會源源不絕,
結果就是今年春雨必去年多了。
春天交響樂前奏,多了變奏。
(以上供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