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北秋雨,南秋風
95W終於變成塔巴颱風,
當然,一變成颱風馬上就開啟了秋季最精采地面秀:共伴。
但事實上是"類共伴秀"
地面高壓在日本海,吹出來的東北風匯入塔巴颱風,
從高空更可看出共伴三大條件到位,
塔巴颱風位於颱風東方,太平洋高壓位於日本東南方,
西風槽從東北亞往華北地區延伸,
"南颱","東高","北槽"的三大秋颱共伴要素到期,
但仔細看,槽線有兩道,
這也是為何日本海和蒙古各有兩個地面高壓。
儘管不是標準共伴,
但"類共伴"仍然在東亞沿海出現猛烈對流,並且隨塔巴颱風影響韓國南部。
韓國要留意塔巴颱風了,類共伴+颱風直撲。
回想上週,歐洲模式還顯示出了北部版的"莫拉克",
就是類似目前塔巴侵襲韓國的模式,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塔巴在巴士海峽先玩(類)共伴,再沿東部海面北上,又轉西北颱,再轉北
然後歐洲顯示北部/東北部連續6天大豪雨或超大豪雨的超驚人模擬結果)
當然,
好加在,最後情況是韓國要坐穩了。
目前,台灣北部也不是沒影響,雖然類共伴沒影響,塔巴也沒直撲,
但塔巴颱風的外圍環流正在刷刷北部。
北部除了降雨外,溫度也降低了。
中南部靠海地區也因台灣海峽效應狂風大作,中部梧棲不意外9級風,
連南部高屏沿海也7級風了。
不過,到底還是塔巴颱風關係,
這類東北季風是從塔巴颱風帶下北方地面冷高壓,
真正的西伯利亞/蒙古地面冷高壓未來一週並沒有機會堆積發展,
這當然是塔巴颱風的關係,塔巴颱風北上將整個大氣環境攪了又攪。
因此,
看來今年"大氣環境":西伯利亞/蒙古的大冷高壓發展帶來的真。東北季風,
應該要9月底以後才會登場了。
但就算真。東北季風少見的遲到,塔巴颱風對夏季大氣系統也是叛逆小子,
在塔巴颱風北上後,太平洋高壓重新回復試圖西伸,
但被塔巴颱風大舉帶來冷涼空氣的東亞,卻讓太平洋高壓伸的很吃力。
模式預報,
一週尾聲太平洋高壓才重新控場台灣,開始暖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一周"南亞高壓"竟然還未撤退,持續盤據在南亞大氣高空,
往年10月初退往中南半島,10月中旬消失併入太平洋高壓系統。
今年南亞高壓是否大發飆,就值得關注了。
而,
南亞高壓不退的原因似乎和阿拉伯海的索馬利亞西南季風噴流未減弱有關。
模式預報在印度半島西岸將有季風渦旋出現,並有機會往熱帶氣旋發展。
不過赤道的東風低空急流來了,
西太平洋高壓未來一週整合大成功,對低緯度赤道地區產生低空東風急流,
赤道東風的出現,影響的就是西南季風減弱,
模式顯示,
一周尾聲南海的西南季風微弱到幾乎不存在了,
孟加拉灣西南季風也是消退到僅存於赤道附近。
反而,阿拉伯海的西南季風依舊吹。
而這情況和往年的認知不大一樣,
往年,阿拉伯海西南季風:10月初迅速消退
往年,孟加拉灣西南季風:10月初迅速消退
往年,南海西南季風:可存活到10月下旬
要是南海西南季風10月沒活過來,就要好好記上一筆了。
不過,
通常還是會活的,因為東北季風不會一登場就可控場南海,
一周後期剛好太平洋高壓影響的關係,南海西南季風進入間歇期。
最後,看看一周過後的西太平洋,
儘管一周過後太平洋高壓勢力整合,但地面秀似乎沒結束,
西太平洋的氣旋擾動移往呂宋島或台灣東南方海面後,
又開始和"東北風/類東北季風"互動,
模式預報顯示,氣旋擾動進入南海後,季風輻合讓台灣東北部/東部降雨。
秋季的多雨就是多氣旋雨,
夏季的多雨就是多對流雨。
春季的多雨就是多鋒面雨。
冬季的多雨就是多地形雨。
(以上供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