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負北極震盪不如預期,模式預報轉保守

作者: daron (一)   2019-10-24 10:55:02
天氣小觀:負北極震盪不如預期,模式預報轉為保守
前兩天的負北極震盪預報從最新情形看來,
北極氣團主力軍出動的地方似乎只有北大西洋,
在北美與北太平洋的流出並不強烈,
因此,今天模式預報看法保守了,
11初為正北極震盪的機率大幅提高。
最新模式預報,北極海冰戰場未來就是斯瓦(爾)巴島週邊海域,
北極冰凍氣團一連五天從的由此南下猛攻北大西洋暖流支流-挪威暖流,
其餘部分就北極渦旋了。
北極渦旋未來一週100百帕高度場從15600米增強一級至15500米,
強度增強依舊不快,但位置很穩定的位於卡(喀)拉海上空,
因此,有利鎖住北極氣團流失。
模式預報了北極氣團未來一週有明顯增強,部分北極海面將出現零下20度。
但要令北極海冰增加,不只北極氣團要增強,還要"擴及"。
目前看來,北極氣團的戰略是:
1.先取得斯瓦(爾)巴島鄰近海域的優勢,讓此海域結冰。
2.分派打擊小隊聲東擊西探測東西伯利亞海,
3.但其實真正戰略是連接加拿大北極群島至新地島海域結冰。
以此戰略來看,
斯瓦(爾)巴島海域就是最重要關鍵,
若此週邊海域成功的結冰將大幅縮減挪威暖流進入北極的偉大航道。
但同時,
北極氣團放棄了巴芬灣與楚科奇海,
而,北美巴芬灣就算了,
但亞洲遠東的楚科奇海,面臨北太平洋暖脊勢力,
這是影響北極海冰面積的關鍵。
楚科奇海往下就是白令海峽、白令海,
今年2月白令海的冰雪範圍非常低,
因為平均而言,白令海冰的增加應該持續到3月底或4月初。
然而今年是非常極端的從1月27日到3月3日,
白令海的海冰範圍從566000平方公里減少到193000平方公里,減少幅度高達66%,
縮減的面積大致已經和日本的國土面積相當。
看來,
北極氣團的戰略11月需要再調整重點至"楚科奇海"才有利北極海冰面積了。
對台灣而言,
下週似乎有微弱冷鋒通過台灣北部,東北季風也增強了,
當然就是北部東北部天氣比較不穩定。
此外,要注意的是,
儘管11月初的太平洋高壓脊線再略為南移,但依舊是秋颱共伴的季節,
當有颱風通過菲律賓呂宋島或巴士海峽時,又或從台灣東方近海北上時,
都要留意秋颱共伴降雨。
不過,
模式顯示,未來新生的颱風緯度很低,
熱帶擾動將是通過菲律賓南部進入南海才發展,
如此看來,當然就不會有秋颱共伴了;
共伴的條件嚴苛很且奇特,由於秋颱共伴是要接西風槽的噴流,
因此,並不是颱風偏南一點而共伴就偏南一點,
往往的情況是,偏南一點就接不上西風槽的噴流,那麼影響就大幅減小。
(以上供參囉)
作者: railwaytaiwa (鐵道員)   2019-10-24 11:49:00
大樓頂端阻尼器蓋
作者: Superleggera (Superleggera)   2019-10-24 21:36:00
北極氣團的戰略。這句有喜感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19-10-24 23:52:00
希望下星期六西螺不要下雨,我要去遶境
作者: henryliu0306 (巴亨利流)   2019-10-29 19:11:00
希望是因為冷空氣都往台灣,所以日本暖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