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aron (一)
2022-11-08 16:26:30立冬亥月,亥水本氣就是壬水,今年為壬寅年,
壬水年亥月,壬水天干,亥水地支,一片旺盛之水,
這時候就要有戊土(群山)和丙火(太陽),才能共享共榮。
事實上,
亥月為國曆11月6~8日至12月6~8日,此時大氣冬季系統成為北半球霸主,
西風帶南移至副熱帶緯度,也就是台灣上空。
因此,東亞全部在冬季西風帶壟罩下,寒冷的極地氣團帶來冰冷的"水",
此時需要有群山阻擋,以及太陽加溫,大地才有生機,而不會一片凍結。
唐朝李白: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李白筆下的立冬,是詩意溫暖的。
(有詩、有酒-五行木,有火爐-五行火、土,再加上雪-五行金、水,五行俱全的好美景)
從大氣環境廠來看,11月就進入東亞寒潮爆發的季節,
長期模式,下週西風帶就要壟罩,今年為數不多的秋老虎,當然也結束了。
太平洋高壓最後一支舞跳完,正式南退,之後改稱副高好了。
這兩天,由於太平洋高壓西伸推擠西風帶,
低層的偏南風再度帶來大量水氣,北方地面高壓出海東北季風減弱,
於地面層轉偏東風在東部外海產生東風波動,讓北宜山區和宜蘭市區都降下大雨。
明天隨著太平洋更賣力西伸,
東風力道加強,地面風場因台灣地形在東海生波,雲雨帶自然就移往東海了,
花蓮則是偏東風對撞天氣不穩定。
當然,由於進入深秋,西風帶與台灣只有一步之遙,太平洋高壓也不會北抬,
因此,台灣東方或是東海生波的小系統也只會被西風氣流往東帶走,
時序就等下週西風帶控制全台後,台灣真正進入冬季大環境了。
屆時正是晚秋初冬時節。
(以上供參囉)
中緯度像日韓沒副高在作怪的氣候才算是舒服台灣就看11月下旬低溫看有沒有機會穩定破20度吧···
作者: aszacto510tw (Emote) 2022-11-10 13:33:00
宜蘭人看到太陽高興都來不及了 寧願出太陽也不要連下一個月的無腦雨
看來挑戰最暖11月似乎有希望?暖暖的11月別有一番風味
原來前幾天真的是立春,台北市體感33度吹東南風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