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聞標題
九個颱風新命名啟用 陸官媒:中譯由兩岸四地共同協商
(二)新聞內容
近日有9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新命名啟用,而大陸官媒指出,9個颱風新名
字,中文譯名和意義由大陸氣象局、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和台灣地區
氣象部門「共同協商形成」。
央視新聞報導,根據2月27日至3月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
濟社會委員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6屆會議的決議,6月6日「蜻蜓」(
Jamjari)、「青馬」(Tsing-ma)、「道璣」(Tokei)、「坡鹿」(Ong-mang)、
「阿穆丘」(Amuyao)、「古莎莉」(Gosari)、「核桃」(Hodu)、「沙布爾」(
Sarbul)、「浮蓮」(Luc-Binh)等9個颱風新名正式發布。
報導提到,此次啟用的9個颱風新名字,中文譯名和意義由大陸氣象局、澳門特區政府
地球物理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和「台灣地區氣象部門」共同協商形成。
根據我方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官網,上述9個颱風的中文譯名,確實包含「蜻蜓」(
Jamjari)、「青馬」(Tsing-ma)、「坡鹿」(Ong-mang)、「阿穆丘」(Amuyao)
、「古莎莉」(Gosari)、「核桃」(Hodu)、「沙布爾」(Sarbul)等颱風的中文
譯名,與大陸方面採取同步,不過Tokei我方的翻譯是「時鐘」而非「道璣」;
Luc-Binh我方的翻譯則是「布袋蓮」而非「浮蓮」。
公開資料顯示,西北太平洋颱風由14個國家命名(共140個名稱),再由設於日本東京
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
過往兩岸颱風中文名稱常常出現不一致,但近年大陸氣象局發布颱風新名稱啟用的消
息時,都會強調中文譯名和意義由大陸氣象局、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和
台灣地區氣象部門「共同協商形成」。
兩岸曾經於2014年簽訂「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但陸委會官網顯示,協議最新執
行情形僅更新到2018年4月「雙方透過電子郵件就2018年最新更新之颱風新名字依據慣
例予以聯繫」。
(三)新聞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8013709
(四)其他心得或備註
台灣曾針對命名表採取全面音譯,但後來在2013年7月起
以「民眾時常詢問命名意涵」為由,將部分名稱改成意譯
(例如 Nari,韓語原意是百合,
起初台灣翻成「納莉」,之後改譯「百合」)。
個人認為事情才沒有這麼簡單,所以推測出兩種可能:
一是為了迴避曾對台灣造成重災之颱風譯名,
要想到颱風名稱每五到六年就會用盡,然後重輪一次,
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討論
畢竟大家應該都知道之前納莉災情多慘,於是趁機更名。
二是為了和中港澳譯名同步。
中港澳譯名並不像台灣舊譯名那樣採取全面音譯,
而是部分音譯、部份意譯,
例如剛剛提到的「百合」原先就已經是中港澳的譯名,
台灣這邊直到2013年才跟進。
而且從那之後,颱風委員會每當公布新的颱風名稱,
兩岸四地都會共同討論,「原則上」譯名應保持同步。
注意,所謂的「原則上」,並不具強制性。
就像報導中所說的,
兩岸四地的氣象機構雖然都會一起討論譯名,
然而台灣並不是每個名稱都和中港澳譯名同步,
例如這次的 Tokei 便譯為「時鐘」,
中港澳譯名卻譯為「道璣」。
背後原因也許是為了不讓外界聯想或是理解成統戰,
所以刻意不讓名稱完全與中港澳同步;
也許是兩岸四地原先就是敲定譯為「時鐘」,
但後來中港澳三方又自行討論,
於是在沒有知會台灣的情況下而改譯「道璣」。
但不論如何,這次已經是2014年兩岸四地建立合作機制以來,
排除跨洋颶風,首次出現新颱風名稱翻譯不同步的情形。